发布日期:2024/12/18 15:25:32 | 浏览量:1646 |
各有关单位:
为助力会员企业技术交流和产品创新,学会于2020年推出线上交流活动-“电源云讲坛”,共计举办42期,超过七万人次参与,得到行业广泛关注及认可。为持续助力会员单位和行业企业创新发展,2024年学会将继续举办电源云讲坛活动,年内计划组织10期。
电源云讲坛系列活动采用网络会议研讨+在线直播的形式,邀请各领域优秀专家和会员企业,就广大会员关心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进行讲座报告,同时邀请资深专家与企业代表就相关专题进行互动研讨。欢迎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积极参加。
2024年电源云讲坛第10期具体安排如下:
一、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电源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电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
二、 活动主题
电磁兼容与人工智能
三、 活动时间
12月28日9:00-12:00
四、 本期焦点
电磁兼容性是电力电子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基础,是现代电力电子设备实现高效、高频、大容量与高功率密度的关键技术约束和有力保证。本期云讲坛以“电磁兼容与人工智能”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源领域的前沿应用。内容涵盖AI在电气工程优化、电力电子设计智能化、机器学习优化控制以及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技术中的创新突破,包括自适应控制增益调整、EDA算法优化、高效诊断技术等,同时探讨AI在智能交通、电力系统等领域的跨界融合。通过国内外专家的深入交流与实践分享,本期讲坛旨在展示人工智能赋能电源技术的最新进展,为行业技术升级与未来发展提供全新思路。敬请关注本期话题,和行业专家一起探讨!
五、 活动内容
● 专题报告
● 互动嘉宾研讨点评
● 自由交流、答疑
六、 专题报告
电气工程中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
曹晖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电力电子设计智能化:研究进展
陈宇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Machine Learning based Optimal Control of Power Converters
张稀楠 教授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
人工智能在集成电路电磁兼容中的应用
张岭 教授
浙江大学
七、 主持人、互动嘉宾
(一) 特邀专家
张 波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李 虹 教授 浙江大学
裴雪军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黄敏超 博士 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赵震宇 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
(二) 主持人
刘艺涛 副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深圳大学
管乐诗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电磁兼容专委会副秘书长,哈尔滨工业大学
八、 参会方式
(一) 腾讯会议参会
1. 通过腾讯会议参加,可与特邀专家进行互动研讨。为保证互动交流效果,参会名额限300人,报满即止。会员单位享有优先参会权。
2. 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审核通过后可在当天进入腾讯会议室。
https://meeting.tencent.com/dw/J5V8eXagi4Y6
(二)微信视频号直播
微信视频号“中国电源学会”同步直播,扫码预约观看。
九、 联系方式
中国电源学会 会员会展部
联系电话:022-82198662
中国电源学会
2024年12月12日
欢迎广大电源企业加入中国电源学会,与海内外同行、上下游企业、专家学者交流与学习,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创新和竞争力。学会将与会员企业一路同行,为促进我国电源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共同努力。点击了解详情
电气工程中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
曹晖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报告概要:报告首先对人工智能的定义进行介绍,并对人工智能的流派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接着,根据电网实际业务需求,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最后,结合应用实例分享了相应解决方案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报告人介绍:工学博士、教授、博导。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工业自动化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发表论文近1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EI收录40余篇;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
陈宇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概要:电力电子设计是一个跨学科领域,不仅需要众多学科知识,还依赖于大量设计工具和丰富实践经验,设计成本居高不下。本报告拟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在电力电子设计领域的应用,从专用AI算法设计、大模型运用、AI工具与传统工具融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给出若干探索和思考。
报告人介绍: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从事电力电子模块化与智能化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源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电源学会优秀青年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讲授《电力电子学》、《信号与系统》、《电力电子智能化》等课程,是首批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电力电子学》主讲老师,《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第四版)》主编。
Machine Learning based Optimal Control of Power Converters
张稀楠 教授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
报告概要:To solve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state-of-the-art power converter control approaches, which include the model dependence, tedious control gain tuning, as well as high design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my research group proposes the machine learning-based optimal control approaches. Different from nearly all the existing converter control algorithms, our approaches offer superior control performance with autonomous gain updating and low computational burden. Moreover, guaranteed control stability is offered.
报告人介绍:Dr Xinan Zhang obtained the bachelor’s degree from Fudan University and PhD degree from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both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e is currently working a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and leading power and clean energy (PACE) research group. Under his supervision, the PACE group has been focus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in power electronics, energy storage systems and power systems in the past 5 years with fruitful research outcomes. Since 2017, Dr Xinan Zhang served as the chief investigator for research projects with a total cash grant > $10million AUD.
张岭 教授
浙江大学
报告概要: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迭代,芯片、封装和系统互连技术在持续朝着高速率、高带宽、高集成度、低功耗的方向发展,但集成电路也随之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电磁兼容问题。近几年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给该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本报告将主要探讨AI赋能的集成电路电磁兼容相关技术,主要包括集成电路信号与电源完整性智能EDA算法、大带宽探针校准测试技术、以及基于近场扫描的电磁干扰高效诊断技术等三个方面。本报告将主要分享人工智能方法在电磁兼容测试、建模与优化方面展示出来的应用潜力,同时探讨人工智能方法在电磁兼容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人介绍: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电磁兼容实验室客座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集成电路电磁兼容以及人工智能方法,已发表IEEE学术论文近100篇,并长期担任IEEE T-MTT等核心期刊审稿人。荣获IEEE赫伯特·默特尔青年科学家奖(内地学者首次获奖,每年全球获奖者仅一位)、华为公司“难题揭榜”火花奖、亚太电磁兼容国际会议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