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8/22 9:09:20 | 浏览量:93 |
标准名称:铝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技术规范
英文名称: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luminum fuel cell generation system
标准编号:T/CPSS 1009—2025
ICS分类号:27.070
CCS分类号:K 82
起草单位:宁波烯铝新能源有限公司、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中铝东南材料院(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天空能源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杨闯(单位:宁波烯铝新能源有限公司)
执笔人:郑登行、翟军伟、赵龙
起草组成员:杨闯、郑登行、翟军伟、徐深洋、木建一、黄元春、赵龙、吴建新、尹相柱、雷健华、王成光、张克勤、苏小斌、卢伟力
标准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铝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人民防空工程、应急备用、离网发电或其他适用领域用铝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直流输出电压范围小于等于600 V)的设计、制造、试验、运行及维护,其他用途可参照执行。
本文件不适用于氢燃料、甲醇燃料等非金属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标准先进性:
铝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作为集发电与储能于一体的新型电源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铝板作为负极释放电子,空气阴极板作为正极促使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具有自发自储、无自放电损耗的显著特点。该系统同时具备绿色环保、安全可靠、比能量高、低噪音、发热小、可长久存放、环境适应性强等多重优势,能有效破解风电、光伏、水电的局域限制,化解火电能源储存难题。在人防、应急救灾、军工装备、备用电源、电动汽车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是金属空气燃料电池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方向。因此,该技术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多项国家战略文件,规划至2030年实现规模应用,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技术。
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技术成熟度不足,铝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应用推广受到严重制约,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制定涵盖性能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的相关标准,以填补国内外该领域标准空白,助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标准的制定,不仅为第三方测试认证提供关键支撑,同时从产业价值看,该标准还有望推动铝材料从传统应用向“铝能源”的颠覆性转变,扩大铝的产业化应用边界,显著提升铝在国计民生中的战略地位,具有突出的先进性与战略意义。
点击下载PDF版标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