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电源学会
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综合评价方法【T/CPSS 1007—2025】

发布日期:2025/8/22 9:09:40 浏览量:142 分享:

标准名称: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综合评价方法

英文名称: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used for energy storage

标准编号:T/CPSS 1007—2025

 

ICS分类号:29.220.99

CCS分类号:K 82

 

起草单位:山东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德普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中检集团南方测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高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集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山东泰开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高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力高(山东)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大学、湖北塞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张承慧(单位:山东大学)

执笔人:李长龙、段彬、李相俊

起草组成员:张承慧、李长龙、段彬、李飞、李相俊、康钦一、李宁、申延智、周忠凯、戴成伟、于建斌、周庆庆、王鑫、李洪亮、张洪亮、任其广、韩猛、胡顺全、王浩然、刘小锋、孙彦贺、鲍伟、白霓

 

标准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综合评价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评分原则和结果判定方法。评价指标涵盖电池模组的基础指标、一致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储能电站、电网调压调频、微电网等储能场景中的锂离子电池模组,其他应用场景或类型电池模组参照执行。

 

标准先进性:

锂离子电池是我国大规模发展新能源储能的基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69.8GWh,同比增长64.9%。其中,我国出货量达345.8GWh,占全球总量的93.5%,发展尤为迅猛。然而,锂离子电池高速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引起广泛关注,缺乏科学、全面的性能与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已成为制约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作为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锂离子电池具有多种性能指标,如能量密度、充放电倍率、工作温度、循环寿命以及一致性等。尽管我国已制定了部分单项性能检测标准,但在如何建立一套科学且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方面,目前仍处于空白状态。尤其随着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未来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定期检测以及梯次利用等问题。通过对储能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可以及时掌握电池的性能、寿命和安全性等关键信息,从而为电池的高效使用和循环再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本标准首次构建了系统、科学的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综合量化评价方法体系,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标准的空白,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和引领性。解决了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在基础性能、一致性和安全性的综合量化评价标准缺失难题,通过规范评价流程、统一技术要求,为提升储能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点击下载PDF版标准全文

T CPSS 1007—2025_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综合评价方法.pdf

头条
学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