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电源学会
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快速测试技术规范【T/CPSS 1016—2025】

发布日期:2025/8/22 9:08:20 浏览量:891 分享:

标准名称: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快速测试技术规范

英文名称: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rapid testing of remaining useful lif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标准编号:T/CPSS 1016—2025

 

ICS分类号:27.180

CCS分类号:F 1

 

起草单位:山东大学、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天津中电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湖北德普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师范大学、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张承慧(单位:山东大学)

执笔人:康永哲、周兴锋、朱瑞

起草组成员:张承慧、康永哲、商云龙、周兴锋、程美红、王高武、刘洋、曹伟、张新刚、张兴友、朱瑞、李泽元、向飞、谢先宇、张宁、佟蕾、周晶晶、田崔钧、荣常如、徐航宇、周骁腾、李延峰、许琴

 

标准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储能用和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剩余寿命快速测试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电站、后备电源等应用的锂离子电池。

 

标准先进性:

锂离子电池的快速迭代升级与安全高效利用,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锂离子电池的测试与评估作为改进电池性能、推动技术升级、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其根本要求在于“快速”与“精准”。在众多电池性能指标中,电池寿命是核心关注点之一,其测试尤为重要。然而,传统锂离子电池寿命测试周期冗长,通常需10个月以上,耗时且耗能,严重制约了电池的研发效率,成为行业长期面临的技术难题。缩减寿命测试时间,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测试成本、加快产品开发进程,还将有效提升电池性能与安全性,推动行业实现跨越式进步。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的快速预测方法展开了系统性研究,提出了以部分循环数据为输入、“测估结合”的预测模型,显著提升了寿命预测效率。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测试标准,各科研机构与生产厂家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测试参数与安全要求不尽相同,导致测试数据的真实性不高、一致性较差,严重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可比性与产业化应用。

由此可见,制定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快速测试技术标准已迫在眉睫。通过本标准的建立,将首次实现术语定义、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方面的统一规范。与传统循环测试方法相比,该标准在保持合理测试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测试效率,大幅缩短了研发周期,真正实现了电池寿命测试“由慢至快”的技术跃迁,为锂离子电池的快速迭代和高效开发提供了坚实支撑,具有显著的行业引领性和先进性。

 

 

点击下载PDF版标准全文

T CPSS 1016—2025_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快速测试技术规范.pdf

头条
学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