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9/12 16:13:52 | 浏览量:2484 |
各有关单位:
为助力会员企业技术交流和产品创新,学会于2020年推出线上交流活动-“电源云讲坛”,共计举办32期,超过两万人次参与,得到行业广泛关注及认可。为持续助力会员单位和行业企业创新发展,2023年学会将继续举办电源云讲坛活动,年内计划组织9期。
电源云讲坛系列活动采用网络会议研讨+在线直播的形式,邀请各领域优秀专家和会员企业,就广大会员关心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进行讲座报告,同时邀请资深专家与企业代表就相关专题进行互动研讨。欢迎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积极参加。
2023年电源云讲坛第8期具体安排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电源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电源学会新能源电能变换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
二、活动主题
高渗透率新能源发电关键技术
三、活动时间
9月23日 9:00-12:00
四、本期焦点
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指引下,高渗透率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成为当前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一技术将有助于解决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之间的矛盾,有效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促进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为电力市场的竞争打开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次研讨会拟邀请业内专家、企业代表作嘉宾演讲与论坛交流,就高渗透率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的前沿研究和工程案例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分析当前技术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促进产学研用的协同交流与合作,推动高渗透率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在未来的广泛应用,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五、活动内容
· 专题报告
· 互动嘉宾研讨点评
· 自由交流、答疑
六、主持人、互动嘉宾
(一)主持人
张兴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新能源电能变换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合肥工业大学
(二)特邀专家
查晓明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
赵为 高级副总裁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理事长单位)
许国东 副总工程师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赵波 高级工程师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七、专题报告
新能源并网控制技术的发展——从电网友好型到主动支撑型
王伟胜 总工程师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全直流送出展望及案例
徐政 教授
浙江大学
新能源并网装备暂态同步稳定分析及控制
耿华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新能源电能变换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自动化系副主任
八、参会方式
(一)腾讯会议参会
1. 通过腾讯会议参加,可与特邀专家进行互动研讨。为保证互动交流效果,参会名额限300人,报满即止。会员单位享有优先参会权。
2. 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审核通过后可在当天进入腾讯会议室。
https://meeting.tencent.com/dw/wQgD6Kl4BJed
(二)微信视频号直播
微信视频号“中国电源学会”同步直播,扫码预约观看。
九、联系方式
中国电源学会 会员会展部
联系人:杨雨晴
电话:022-82198662
邮箱:yangyuqing@cpss.org.cn
中国电源学会
2023年9月15日
欢迎广大电源企业加入中国电源学会,与海内外同行、上下游企业、专家学者交流与学习,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创新和竞争力。学会将与会员企业一路同行,为促进我国电源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共同努力。点击了解详情
新能源并网控制技术的发展——从电网友好型到主动支撑型
王伟胜 总工程师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报告概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新能源并网控制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报告首先回顾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并网控制面临的技术问题,分别概述跟网型/构网型新能源并网控制方法;其次,分别简述跟网型/构网型并网控制技术标准与工程实践发展历程;然后,展望新型电力系统对于新能源并网控制的未来技术需求,分析跟网型/构网型并网控制面临的技术挑战;最后,从技术攻关、标准与实证、工程应用出发,对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并网控制技术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报告人介绍:王伟胜,现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风电、光伏等波动性新能源运行控制技术研究,主持攻克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运行的连锁脱网、宽频振荡等问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唯一具备交/直流并网运行工况、拥有新能源机组全部并网性能试验功能的张北试验基地。研究成果应用广泛,有力支撑了我国大规模新能源稳定运行与高效消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出版著作5部。
徐政 教授
浙江大学
报告概要:介绍了基于直流大母线概念的西部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直流电网送出方案。针对新能源基地的直流电网汇集问题,讨论了功率平衡与直流电压控制、直流变压器拓扑、接地点设置、直流开关配置等问题。
报告人介绍:徐政,浙江大学教授、直流输电专家、IEEE Fellow。分别于1983、1986和1993年在浙江大学电机系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出版专著2部、译著12部,荣获机械工业出版社建社60周年“最具影响力作者”(2012) 和建社70周年“百佳作译者”(2022)称号;专著《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获《中国高被引图书年报》2012-2016期间电工技术类高被引图书第一名。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3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单篇最高SCI引用数超过900次,是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耿华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新能源电能变换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自动化系副主任
报告摘要:双碳目标驱动下,新能源发电装备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新能源发电一般采用电力电子装备作为并网接口,因半导体器件电压/电流应力的限制,其抗扰性较弱,在电网故障下往往需要通过电路/控制的序贯切换以保护装备及保持并网运行。相比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的暂态行为不再由机电动力学特性主导,而受切换控制影响,呈现更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引发新的失稳现象。报告将从建模、分析和控制三个角度介绍新能源并网装备暂态同步稳定相关的研究进展,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报告人介绍:2008年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博士学位,2008.10-2010.5,在加拿大Ryerson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6至今,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从事电力电子与多能源系统相关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集成项目课题、优青、重点、中英国际交流等科研项目;出版科学著作1部,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获IEEE PELS可再生能源技术成就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当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IEEE Fellow。担任IEEE Trans. on Sustainable Energy等5个国际期刊编委,2022IEEE SPIES大会主席、IEC SC8A新能源建模工作组召集人,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新能源电能变换技术专委会副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