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电源学会
2024年电源云讲坛第7期(总第40期):消费电子先进供电技术

发布日期:2024/8/19 17:20:16 浏览量:2334 分享:

各有关单位:

为助力会员企业技术交流和产品创新,学会于2020年推出线上交流活动-“电源云讲坛”,共计举办39期,超过五万人次参与,得到行业广泛关注及认可。为持续助力会员单位和行业企业创新发展,2024年学会将继续举办电源云讲坛活动,年内计划组织10期。

电源云讲坛系列活动采用网络会议研讨+在线直播的形式,邀请各领域优秀专家和会员企业,就广大会员关心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进行讲座报告,同时邀请资深专家与企业代表就相关专题进行互动研讨欢迎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积极参加。

2024年电源云讲坛第7期具体安排如下:

一、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电源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电源学会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

二、活动主题

消费电子先进供电技术

三、活动时间

8月25日9:00-12:00

四、本期焦点

消费电子领域的供电技术正在朝着更高功率密度、宽范围更高效率、更高充电效率、更高动态特性发展。近几年,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开关器件及其驱动和应用技术、无线充电技术、单输入多输出SIMO技术等在消费电子领域得到快速发展,相关新产品不断面市。本次云讲坛特邀在消费电子供电技术领域耕耘多年且取得重要成果的高校教师,以及在消费电子工业领域产品研发方面获得较大突破的工业界专家,介绍其研究和研发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我国消费电子供电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抛砖引玉,以促进该领域的创新工作。

五、活动内容

● 专题报告

● 互动嘉宾研讨点评

● 自由交流、答疑

六、主持人、互动嘉宾

(一)    主持人

王懿杰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

(二)    特邀专家

许建平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南交通大学

吴新科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

罗全明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大学

马澄斌 长聘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

七、专题报告

宽禁带功率器件的高效高可靠驱动技术

彭晗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高空间自由度模块化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刘明 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高频磁元件的分布电容网络及其振荡研究

沈湛 副研究员

东南大学

八、  参会方式

(一)  腾讯会议参会

1.  通过腾讯会议参加,可与特邀专家进行互动研讨。为保证互动交流效果,参会名额限300人,报满即止。会员单位享有优先参会权。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审核通过后可在当天进入腾讯会议室。

2. 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审核通过后可在当天进入腾讯会议室。

https://meeting.tencent.com/dw/oXmGUBINQ7xs

腾讯会议报名及参会二维码.png          

 

(二)微信视频号直播

微信视频号“中国电源学会”同步直播,扫码预约观看。

视频号直播.png

九、联系方式

中国电源学会 会员会展部

联系电话:022-82198662

 

 

中国电源学会

2024年8月19日



欢迎广大电源企业加入中国电源学会,与海内外同行、上下游企业、专家学者交流与学习,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创新和竞争力。学会将与会员企业一路同行,为促进我国电源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共同努力。点击了解详情

 

附件:专题报告介绍

宽禁带功率器件的高效高可靠驱动技术

彭晗.jpg

彭晗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概要:功率器件及其驱动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核心单元。驱动为功率器件提供开关控制、保护以及状态监测。随着功率器件的不断迭代和进步,需要与之匹配的驱动以及高效的开关过程调控能力,方能实现高可靠开关。另一方面,随着开关频率的不断提高,对于驱动功率要求增加,驱动器体积增加,在尺寸高度受限的应用中,成为影响系统集成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本报告将聚焦功率器件的高效、高可靠的驱动关键技术,从功率器件的开关暂态特性以及高速调控方法、驱动信号完整性分析以及高功率密度谐振驱动和平面集成等几个方面展开。

报告人介绍:彭晗,1984年出生,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海外优秀人次计划入选者,湖北省“百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功率器件及其高频、高功率密度电能变换技术,以及基于微能量收集的无线传感器自供电技术。已发表重要SCI/EI收录论文60余篇,获得6项中国发明专利及6项美国发明专利,出版英文专著1部。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编委。曾任职于美国通用电气全球研发中心,担任高级工程师。曾担任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兼职教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以及多项企业合作研发项目。


高空间自由度模块化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刘明.png

刘明 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概要:演讲将主要介绍基于水平多模块的空间磁场成形多负载无线充电技术以及基于磁场投影的多负载空间位置姿态辨识方法;基于多模块垂直重构的距离与功率可扩展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以及耦合机构的优化设计。

报告人介绍:刘明,上海交大电气工程系-长聘教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无线电能与高频电力电子研究。发表IEEE论文100多篇;授权中国美国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任务、上海市自然基金项目等20余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标准制定组织“AirFuel杰出科研奖“,入选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担任IEEE IES无线电能分委会主席,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和IEEE JESTPE客座副主编,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客座主编等学术职务。

 

高频磁元件的分布电容网络及其振荡研究

沈湛.png

沈湛 副研究员

东南大学

报告概要:高频磁元件体积和重量可占据变换器30%以上,已成为限制功率密度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随着频率和能量密度的提升,磁元件的分布电容及其引起的振荡问题愈发突出,一方面,元件结构尺寸逼近物理极限,分布电容效应突出;另一方面,宽禁带器件高速开通关断,引发高频振荡。因此,对高频磁元件分布电容网络的精确建模是优化设计的基础,是有效抑制振荡的关键。

本报告将首先介绍高频电磁场中绕组和磁芯电容产生机理及建模方法,然后构建变压器整体电容网络,提出变压器-电感系统电容网络简化模型,最后介绍变压器、电感内部及端口电压振荡抑制方法。

报告人介绍: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至善人才,丹麦奥尔堡大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自然、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创新A类资助等多个项目,IEEE TPEL杰出审稿人及专刊副编辑,荣获IEEE PEAS、ICRERA等会议论文奖,担任江苏省电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电力电子磁性元件、可靠性等方面研究。

头条
学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