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8/22 11:26:17 | 浏览量:1475 |
各有关单位:
为助力广大研究生和科研人员与国外交流,中国电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特组织第五期青年沙龙暨海外青年学者论坛,就海外学习工作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本次活动采用网络会议研讨+在线直播的形式,邀请电源领域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就广大出国求学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互动研讨。欢迎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积极参加。
本次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电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支持单位:南京瑞途优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二、 活动主题
海外青年学者论坛——海外求学与科研经验交流分享
三、 活动时间
9月2日 19:00-21:30
四、 本期焦点
国家国际化的日益深入,为广大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出国学习和交流提供了更多便利,越来越多的青年科技人才活跃于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和机构等,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影响力。
随着国内科研人员与国外交流得越来越多,面对新环境和新挑战,如何更好地适应国外的工作和科研环境、找到学术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将科研与工程问题相结合,成为广大出国求学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所关注的问题。本期邀请了4位电源领域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他们将结合自身的经历与大家一起探讨!
五、 活动内容
● 专题报告
● 规划研讨
● 互动交流
六、 主持人、演讲报告
(一) 主持人
王奎 副研究员
清华大学
姜飞 副教授/博导
长沙理工大学
(二) 演讲报告
如何为学术生涯做好准备
王青松 副教授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高等技术学校
从知识点到职业线:本土博士的海外成长之旅
李颖 助理教授
英国诺丁汉大学
面向工程实践的科研(industrial-oriented research)方法的一些初步思考
吴恒 助理教授
丹麦奥尔堡大学
旅欧10年,从博后到项目负责人(PI)
李可 助理教授
英国诺丁汉大学
七、 互动环节安排
每位报告20分钟和提问5分钟,所有报告结束后进入自由互动交流时间,参会人员自由提问与报告人进行交流互动,时间为40分钟。
八、 参会方式
(一) 腾讯会议参会
1. 通过腾讯会议参加,可与特邀专家进行互动研讨。为保证互动交流效果,参会名额限300人,报满即止。会员单位享有优先参会权。
2. 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审核通过后可在当天进入腾讯会议室。
https://meeting.tencent.com/dw/Sj0g36818hnK
(二) 微信视频号直播
微信视频号“中国电源学会”同步直播,扫码预约观看。
九、 联系方式
中国电源学会 会员会展部
联系电话:022-82198662
中国电源学会
2024年8月22日
欢迎广大电源企业加入中国电源学会,与海内外同行、上下游企业、专家学者交流与学习,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创新和竞争力。学会将与会员企业一路同行,为促进我国电源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共同努力。点击了解详情
如何为学术生涯做好准备
王青松 副教授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高等技术学校
报告概要:报告人将首先介绍自己的学术背景,然后结合自己的研究和教学经历,探讨影响学术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介绍如何提前为学术生涯做好准备。
报告人介绍:王青松博士2018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2019至2021年在英国考文垂大学先进低碳驱动研究中心担任讲师,现为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高等技术学校副教授,加拿大注册工程师。担任国际电机与电器工程师协会(IEEE)高级会员,《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 和《Energies》等期刊编委,IECON, ISIE和IEEE PEDS等国际会议的共同主席和分会主席,以及加拿大和美国多个研究基金的评审专家。王博士在磁齿轮,磁场调制电机和无线充电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目前负责多项加拿大自然科学基金(NSERC),魁北克自然科学基金(FRQNT)和工业界项目,总经费超过1百万加元,发表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40多篇。
李颖 助理教授
英国诺丁汉大学
报告概要:本次报告将简要介绍报告人李颖博士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后赴英国诺丁汉大学工作的情况,包括国内外工作环境的对比,在国外研究工作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一些建议。同时李颖博士将介绍她在IEEE英国女性工程师协会中的工作,讲述这些社会工作经历如何促进她从点到线的职业发展历程。
报告人介绍:李颖,英国诺丁汉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分别于2014年、2020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工学博士学位。2021年至2022年期间,她在诺丁汉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李颖博士长期从事高频,高功率密度电力电子变换器,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应用相关研究。目前,已经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英国诺丁汉大学国际前沿技术研究合作基金1项,联合主持英国战略技术委员会“创新英国”项目1项、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2项。获评中国电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CIGRE英国NGN全球青年会员最佳展示奖,IEEE工业电子期刊优秀审稿专家。李颖博士是IEEE UK&I WIE指导委员会成员,社交媒体及宣传工作组负责人,并曾多次担任IEEE国际会议的委员会成员和专题主席。
面向工程实践的科研(industrial-oriented research)方法的一些初步思考
吴恒 助理教授
丹麦奥尔堡大学
报告摘要:电力电子学作为工程学科,相关研究应能服务于工程实践。在本报告中,报告人将基于自身与工业界深入合作研究经历,与听众分享面向工程实践的科研(industrial-oriented research)方法的一些初步思考,包括如何在众多具体的工程问题中提炼科研问题,以及如何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等。
报告人介绍:吴恒,博士,于2012年、2015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2015年至2017年就职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2020年毕业于丹麦奥尔堡大学能源技术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丹麦奥尔堡大学能源系助理教授、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eGRID)研究组负责人。
吴博士现为IEEE Senior Member,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IEEE期刊论文十余篇,其中一作ESI高被引论文2篇,发表论文总引用量3600余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从2019年起每年均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其中在能源、电机与电子工程领域排名全球前0.2%;担任“HVDC与FACTS的频域建模与动态分析”IEEE工作组主席、以色列国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负责开发了电力电子变换器阻抗测量与稳定性分析软件,并被全球多家电网公司和高校付费购买使用。
吴博士近期的研究聚焦于构网型变流器的建模与稳定性分析,作为丹麦高校唯一代表担任两个聚焦构网型变流器的Cigre工作组JWG B4/C4.93、WG B4.101专家组成员;参与了英国电网构网型变流器标准实施细则(Best Practice Guide)制定。作为共同主持人(Co-PI)负责了与南瑞继保合作的构网型柔直开发研究项目。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与丹麦电网(Energinet)、比利时电网(Elia group)、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挪威船级社等多家公司合作的关于构网型变流器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算法设计的相关研究项目。
李可 助理教授
英国诺丁汉大学
报告摘要:李可博士将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大家分享如何从博后到助理教授,以及到项目负责人(PI)的经验,同时介绍和对比法国,英国的科研环境。最后,他将介绍英国大学不同的科研和教学职位,以及招聘要求。
报告人介绍:李可博士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取得电气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同时于2011年获得法国马赛理工大学工程师学位。2014年于法国里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英国诺丁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助理教授。李可博士主要从事宽禁带半导体表征,建模和封装,电力电子系统可靠性和电磁兼容管理的研究以及它们在电动汽车和新能源系统的应用。他主持过多项英国自然科学基金 (EPSRC),欧盟地平线 (Horizon Europe) 和工业界项目,总经费超过1百万英镑。他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并且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三次。李可博士在英国工程师学会(IET)和美国电机电器工程师学会(IEEE)担任多项职位,包括2024年IET电力电子电机驱动大会(PEMD)主席,IEEE车辆技术协会(VTS)机动车挑战委员会(Motor Vehicle Challenge)主席。同时担任英国和加拿大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