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电源学会
探讨电磁兼容新技术 推动EMC正向设计 ——中国电源学会2021年电源云讲坛第四期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21/7/19 16:52:21 浏览量:3452 分享:

2021年7月17日9:00-12:00,由中国电源学会策划推出的“中国电源学会电源云讲坛”系列活动2021年第四期论坛成功召开。本次电源云讲坛围绕电力电子变换器共模噪声建模与抑制技术专题,采取腾讯会议网络研讨+钉钉直播的形式,共有来自电源领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和科技工作者近600人参与。 

本次会议由中国电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裴雪军教授主持;中国电源学会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丘东元教授;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王庆海;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EMC经理武超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世山副教授作为互动嘉宾参与。 

中国电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李虹教授;中国电源学会会员单位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首席EMC专家黄敏超;合肥工业大学王佳宁副教授分别做了专题报告。 

电磁兼容性已成为开关电源的关键考核指标,也凸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业内企业多采用反复试错整改的方法进行产品后期的EMC整改,往往导致产品开发延误、测试费用居高不下、过度设计导致体积增大、成本没有优势。为提高产品竞争力,需要探寻EMC正向设计方法,从产品开发初期导入EMC设计评审。本期云讲坛中,行业内知名EMC专家,分享EMC建模仿真、设计和EMI测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探讨主动式EMI噪声抑制方法,如何解决组串式逆变器共模噪声的建模和抑制,和噪声源阻抗对EMI滤波的影响难题。希望能够助力会员企业了解电磁兼容领域的新技术,推动EMC正向设计方法。 

中国电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李虹教授做了题为“宽禁带电力电子系统的电磁干扰主动抑制方法”的专题报告。报告中指出,随着宽禁带半导体的广泛应用,电力电子变换器向着更高频率、更高功率密度的方向发展,其面临更为严峻的高频电磁干扰问题。本报告从针对宽禁带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调制方式、有源驱动和拓扑与控制改进等几个方面展开,综述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电磁干扰主动抑制方法及各自的特点。

1.png

北京交通大学李虹教授做报告 

中国电源学会会员单位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首席EMC专家黄敏超做了题为“探讨噪声源阻抗对EMI滤波的影响”的专题报告。报告中探讨了EMI滤波器的理论计算与实际滤波效果差异的多种原因,然后通过仿真建模模拟不同阻抗下的噪声源,不同负载阻抗下对EMI滤波器的滤波效果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全新的模拟不同源阻抗和负载阻抗下的滤波器插入损耗测试方案。

2.png

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首席EMC专家黄敏超做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王佳宁副教授做了题为“基于混合SiC器件的三电平逆变器共模噪声建模与抑制”的专题报告。报告中指出,新型功率器件有助于推动大功率组串式光伏逆变器高频化,提升功率密度,然而需要解决相应电磁干扰问题以突破高频化的瓶颈。本报告探讨了高功率密度大功率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共模噪声建模方法、考虑寄生参数不确定性下的共模噪声抑制策略,以及共模噪声与环流的协同抑制技术。

3.png

合肥工业大学王佳宁副教授做报告 

互动交流环节,特邀嘉宾就电力电子变换器共模噪声建模与抑制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轮流进行发言点评,并进行互动讨论。来自腾讯会议的参会代表和钉钉直播群的代表分别就报告内容和电力电子变换器共模噪声建模与抑制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向各位专家提问并进行了讨论交流。

4.png

互动交流环节 

“中国电源学会电源云讲坛”系列活动,自2020年推出以来,得到了行业广泛关注及认可。为持续助力会员单位和行业企业创新发展,2021年学会继续举办电源云讲坛活动,年内计划组织6期。云讲坛内容上以产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选择企业关注的热点、痛点技术话题,解决企业产品开发、技术升级方面的实际问题、难题,切实助力会员单位和行业企业创新发展,根据会员企业需求定期举行。同时在接下来工作中,中国电源学会将不断了解广大会员的最新需求,适时推出更有针对性的会员服务,希望能够与广大会员一道共同努力,克服困难,推动电源行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本次活动的视频回放,可通过钉钉直播群进行观看,请用钉钉APP扫码,检查是否已在群内,或申请入群。 

钉钉多群联播,目前直播1-5群已满,可扫码进入直播6群。加入任一群即可,已在群内的无需加入新群。 

image.png

扫二维码加入直播6群











头条
学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