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3/25 10:22:25 | 浏览量:230 |
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六十九届会议(NGO CSW69)于2025年3月10日至21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中国电源学会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WiS-CPSS)和IEEE PELS 中国会员委员会-WiE subcommitte依托本次会议于2025 年 3 月 15 日联合举办了NGO CSW69线上平行会议,主题为“Empowering Women in the AI Era (AI 时代赋能女性)”。本次活动由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联合国女科学家与性别平等与团结协商委员会、IEEE PELS北京分会、IEEE IES北京分会和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联合协办。会议通过ZOOM会议系统进行全程线上直播,并通过中国电源学会BiliBili平台、中国电源学会视频号和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公众号同步转播,累计吸引4360余名观众在线观看。来自全球各地的10位特邀嘉宾齐聚云端,围绕AI时代女性发展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由浙江大学李虹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丽君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杨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彭晗教授、合肥工业大学马铭遥教授、天津大学崔晗教授、同济大学付琳研究员联合主持。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解欣女士和中国电源学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刘进军教授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并致开幕辞。解欣副会长在致辞中强调,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AI时代赋能女性"这一主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她指出,当前全球AI研究领域存在显著的性别失衡,女性研究人员仅占20%,同时算法偏见和数据偏差等问题持续影响着科技公平。为此,她鼓励中国科技女性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在构建 AI 时代新格局中推动算力和算法机制的创新发展;重塑 STEM 教育生态,为女性科技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构建全球协作网络,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刘进军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正处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浪潮之中,电力电子技术作为支撑AI发展的关键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指出,女性在 AI 时代仍然面临技术差距、算法偏见和职业机会不平等三大挑战,并倡议系统性地消除结构性障碍,为女性科技工作者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强全球技术伦理对话,推动建立包容性的技术发展框架;构建全球创新社区,促进跨领域、跨地域的科研合作,共同推动科技进步。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解欣致辞
中国电源学会理事长刘进军教授致辞
中国电源学会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李虹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 | ![]() |
线上众多国内外与会嘉宾
在嘉宾演讲环节,来自剑桥大学的 Hannah Joyce 教授深入探讨了III-V族纳米线在太赫兹光子学和柔性电子等前沿领域的独特性质与应用前景,展示了团队如何通过机器学习和机器视觉技术加速纳米线器件的开发进程,并特别强调了团队性别和文化背景多样性对创新突破的积极影响; Visa 资深软件工程师 Jie Liu 博士分享了如何与孩子一起运用AI工具将绘画转化为动画、创作儿童绘本,以及引导孩子体验AI辅助编程的过程,强调了科技妈妈在引导孩子探索 AI 方面的关键作用,展示了AI工具在激发儿童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显著优势;IEEE Fellow、IEEE PELS前主席Brad Lehman教授聚焦能源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指出了AI在能源系统中的数据偏差问题可能加剧能源供给不平等现象,并强调了女性参与决策对实现电气化过程和能源供应的公平化的重要性,呼吁更多女性加入 AI 能源系统的设计与决策过程以促进该领域的平衡发展;迪拜大学Diana W. Dawoud教授分享了 AI 在通信系统中的创新应用,并深入分析了中东地区女性在工程领域的现状、挑战以及相关改善举措和积极进展,呼吁加强女性在 AI 绿色能源领域的领导力,并推动更具包容性的职场政策实施;牛津大学的 Nikita Hari 博士分享了个人职业发展历程,揭示了女性在人工智能领域代表性不足的现状,并倡导女性充分发挥自身在协作、伦理决策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决策和变革,推动 AI 技术向更公平和包容的方向发展;IEEE IAS-PEDCC标准主席、IEEE PELS渥太华委员会主席Tanya K. Gachovska博士强调了培养女性工程人才的重要性,分享了通过组织活动、走进学校、举办会议等方式吸引更多女孩进入工程领域的成功经验;俄罗斯 ITMO 大学Elena A. Boldyreva博士从个人经历出发,展示了AI在辅助完成基础任务、制定学习计划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并鼓励更多女性积极投身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领域。
![]() | ![]() |
嘉宾报告环节主持人
![]() | ![]() |
嘉宾精彩报告
在互动讨论环节,专家们围绕“AI技术赋能电力电子创新”和“AI与可持续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浙江大学李虹教授指出,AI技术在电力电子系统设计和故障预测等领域的应用已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强调“作为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关注AI 的发展在技术层面的推动作用,也要考虑AI在伦理层面带来的挑战和影响;在AI赋能科技发展的同时,人们也要关注人类自身的处境与未来”;佐治亚理工学院的Maryam Saeedifard 教授分享了AI 在电力系统优化、故障检测中的实际案例,认为尽管这些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尚需时间,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Brad Lehman 教授则聚焦能源消耗问题,提出通过算法优化、可再生能源错峰利用等方式实现AI技术发展与能源可持续性的平衡,呼吁加强跨学科合作与全球对话;Elena A. Boldyreva博士则从教育视角切入,探讨 AI 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建议教师角色应向"导师+引导者"转型,并分享了俄罗斯与中国在AI辅助教育领域的实践与经验,并深入对比了两个国家在这方面的差异。与会专家达成共识,认为未来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跨界协作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更加包容、安全的智能生态系统。在自由讨论中,与会者提出了许多贴合女性生活、工作、职业发展等相关的问题,参会嘉宾各抒己见,现场交流讨论热烈,气氛活跃。
![]() | ![]() |
清华大学孙凯教授在闭幕致辞中对这次论坛所取得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就未来发展提出三点战略性展望:推动女性在 AI 与电力电子领域的平等参与;积极推进STEM教育改革,将AI伦理教育和女性科学家典范案例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女性的AI技术普及与支持,切实缩小全球数字鸿沟,促进技术普惠。孙凯教授强调,各界需携手努力,将人工智能打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引擎,让科技创新的红利真正惠及全人类。这一愿景为会议画上了圆满句号,也为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
清华大学孙凯教授致闭幕词
集体合影
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CSW)是专门致力于促进两性平等和赋予女性权力的主要全球政府间机构,在促进女性权利、记录全世界女性生活的现实、制定关于两性平等和赋予女性权力的全球标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9届会议以“AI时代赋能女性”为主题,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通过构建一个更加多样化和包容性的世界,激发女性的潜能,使个人的激情和才能得以蓬勃发展。中国电源学会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WiS-CPSS)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杰出科技工作者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交流各国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发展现状,为中国电气领域女科技工作者的发展、自信心的增强和创造力的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