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8/26 17:00:00 | 浏览量:547 |
2024年8月25日9:00-12:00,由中国电源学会策划推出的“中国电源学会电源云讲坛”系列活动—2024年电源云讲坛(第7期)成功举办。本次电源云讲坛围绕消费电子先进供电技术专题,采取网络会议研讨+在线直播的形式,共有来自电源领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和科技工作者近3500人参与。
华中科技大学彭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刘明副教授、东南大学沈湛副研究员分别做了专题报告。
中国电源学会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懿杰教授主持会议。中国电源学会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南交通大学许建平教授;中国电源学会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吴新科教授;中国电源学会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大学罗全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马澄斌长聘教授作为互动嘉宾参与。
消费电子领域的供电技术正在朝着更高功率密度、宽范围更高效率、更高充电效率、更高动态特性发展。近几年,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开关器件及其驱动和应用技术、无线充电技术、单输入多输出SIMO技术等在消费电子领域得到快速发展,相关新产品不断面市。
本期云讲坛特邀在消费电子供电技术领域耕耘多年且取得重要成果的高校教师,以及在消费电子工业领域产品研发方面获得较大突破的工业界专家,介绍其研究和研发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我国消费电子供电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抛砖引玉,以促进该领域的创新工作。
在专题报告环节,华中科技大学彭晗教授做了题为“宽禁带功率器件的高效高可靠驱动技术”的技术报告。功率器件及其驱动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核心单元。驱动为功率器件提供开关控制、保护以及状态监测。随着功率器件的不断迭代和进步,需要与之匹配的驱动以及高效的开关过程调控能力,方能实现高可靠开关。另一方面,随着开关频率的不断提高,对于驱动功率要求增加,驱动器体积增加,在尺寸高度受限的应用中,成为影响系统集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报告聚焦功率器件的高效、高可靠的驱动关键技术,从功率器件的开关暂态特性以及高速调控方法、驱动信号完整性分析以及高功率密度谐振驱动和平面集成等几个方面展开。
华中科技大学彭晗教授做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刘明副教授做了题为“高空间自由度模块化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技术报告。报告主要介绍基于水平多模块的空间磁场成形多负载无线充电技术以及基于磁场投影的多负载空间位置姿态辨识方法;基于多模块垂直重构的距离与功率可扩展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以及耦合机构的优化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刘明副教授做报告
东南大学沈湛副研究员做了题为“高频磁元件的分布电容网络及其振荡研究”的技术报告。高频磁元件体积和重量可占据变换器30%以上,已成为限制功率密度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随着频率和能量密度的提升,磁元件的分布电容及其引起的振荡问题愈发突出,一方面,元件结构尺寸逼近物理极限,分布电容效应突出;另一方面,宽禁带器件高速开通关断,引发高频振荡。因此,对高频磁元件分布电容网络的精确建模是优化设计的基础,是有效抑制振荡的关键。本报告首先介绍高频电磁场中绕组和磁芯电容产生机理及建模方法,然后构建变压器整体电容网络,提出变压器-电感系统电容网络简化模型,最后介绍变压器、电感内部及端口电压振荡抑制方法。
东南大学沈湛副研究员做报告
互动交流环节,特邀嘉宾就消费电子先进供电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技术瓶颈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轮流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参会代表就报告内容和消费电子先进供电技术向各位专家提问并讨论交流。
互动交流环节
“中国电源学会电源云讲坛”系列活动,自2020年推出以来,得到行业广泛关注及认可。云讲坛内容上以产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选择企业关注的热点、痛点技术话题,解决企业产品开发、技术升级方面的实际问题、难题,切实助力会员单位和行业企业创新发展,根据会员企业需求定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