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2/28 15:17:08 | 浏览量:170 |
Infineon GaN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方案征集通知
Infineon GaN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报名延期通知
全国高校近百只参赛队报名参赛 Infineon GaN 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火热开启
Infineon GaN 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可提供器件产品类型及性能、参数
Infineon GaN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样机测试数据表及评分细则
Infineon GaN 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70支队伍激烈角逐决赛27强名单出炉
【倒计时三天】Infineon GaN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决赛了即将来临!
“Infineon GaN”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圆满结束
特等奖作品展示:【效率94.37% |一体化集成技术】昆明理工大学—Infineon GaN 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
一等奖作品展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Infineon GaN 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
一等奖作品展示:东南大学—Infineon GaN 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
二等奖作品展示:东南大学—Infineon GaN 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
二等奖作品展示:华南理工大学—Infineon GaN 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
三等奖作品展示:华南农业大学—Infineon GaN 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
三等奖作品展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Infineon GaN 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
一、竞赛宗旨
全国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是以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为对象,以创新、节能减排以及新能源利用为主题的创意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具有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提出应对能源短缺及气候变化等挑战性问题的创新思想,加强国内高校学生的相互交流及知识交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工程实践的能力,激励更多学生参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创新,助力我国双碳战略发展。
本次大赛将围绕高效高功率密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展开创新性设计。高功率密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它作为无线电能传输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智能家居、电动汽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和研究前景,同时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为实现高效、高功率密度、高集成度的无线传输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电源学会、中国电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冠名合作单位: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支持单位:宁波希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优利德科技 (中国 )股份有限公司、意法半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测试设备供应商:优利德科技 (中国 )股份有限公司、艾德克斯电子有限公司
EMI检测仪器提供服务商: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三、竞赛奖项
获奖作品及参赛代表由中国电源学会颁发大赛获奖证书及相应的奖金。本次竞赛设立:
特等奖1名,奖金为5万元人民币;
一等奖2名,奖金为2万元人民币;
二等奖3名,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
三等奖4名,奖金为3000元人民币。
四、竞赛题目及要求
(一)竞赛题目
高效高功率密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二)参赛设计技术要求
1. 高效、高功率密度设计是竞赛核心指标;
2. 参赛作品必须包含有GaN器件(GS66508T),但不限所有开关器件必须使用GaN器件;
3. 不限定功率变换器拓扑,不限定开关频率,无需电气隔离;
4. 低成本设计,主板结构不超过4层板;
5. 0~40℃环境温度下可连续工作30分钟;
6. 选测项为加分项,各参赛队伍可根据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参加选测项的测试。
具体参数指标:
1. 输入输出指标:
输入电压:100V
输出电压:20V
输出功率:100W
测试负载:电子负载
2. 工作频段:无线电能传输频率需满足Qi标准或位于ISM频段。
3. 传输距离:
(1)ISM频段:X轴范围0cm-3cm;Y轴0cm-1.5cm;Z轴3cm
(2)QI标准:X轴范围0cm-3cm;Y轴0cm-1.5cm;Z轴1cm
4. 比赛样机形式及体积要求:
(1)发射电路:XYZ限制12cm*6cm*1cm
(2)接收电路:XYZ限制6cm*3cm*1cm
5. 输出纹波:电压纹波小于3%
6. 电压调整率:5%
7. 系统效率(直流-直流):
(1)ISM频段:全偏移范围效率不低于80%;xyz偏移量最小时,效率不低于85%
(2)QI标准:全偏移范围效率不低于87%;xyz偏移量最小时,效率不低于92%
8. 稳定性:xyz偏移量最大及最小情况下,稳定运行半小时,不限制散热方法,但计入体积要求。
9. 电磁兼容(加分项):仅做输入线缆的传导骚扰测试。样机工作条件为输入电压=100V,输出电压=20V,输出功率100W,负载用电阻负载。测试参考标准,GB/T9254 等级B。(选测项★)
在符合上述技术条件的情况下,效率、功率密度作为重点评价技术指标。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由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GS66508T器件,电流传感器可选用宁波希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STK系列传感器,铝电解电容可选用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系列产品,控制芯片可选用意法半导体公司提供的STM32G474QET3芯片,上述器件参赛队可在初赛开始后向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提出申请,由相关公司免费提供。进入决赛的参赛队可借用优利德科技 (中国 )股份有限公司示波器、信号源、频谱仪、功率计、万用表等设备以及艾德克斯电子有限公司电源、负载等设备,初赛阶段测试使用的相关设备请自行准备。如有疑问,请咨询大赛组委会秘书处。
五、参赛办法和要求
(一)参赛队伍要求
参赛队伍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组织,每个学校不限参赛队伍数量,鼓励不同学校之间联合组队。每支参赛队伍包括指导教师1~2名,参赛队员4~5名,可包含不超过1名研究生(也可无研究生),原则上1名指导老师只能指导1支参赛队。
(二)参赛报名及预选
本届大赛共有50所高校的94支队伍报名参赛。
参赛队伍基于竞赛题目,提交一份项目计划书,至少需要包括项目组成员组成信息,初步的项目技术方案及参赛时间计划。同时,参赛队伍在提交项目计划书的同时,需要提供一份由指导教师签名的支持函,同意指导参赛队伍、并为参赛队伍提供必要支持,包括实验场地、实验材料、必要的参赛费用等。
由组委会邀请专家对项目计划书进行评审,择优选拔70支队伍进入竞赛初赛阶段。
(三)项目评审及决赛
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各参赛队在各参赛队于8月11日提交了阶段研究报告,包括:技术方案、电路设计及参数、创新性、参赛作品制作情况以及实验结果等多个方面。由组委会邀请专家进行评选,择优选拔队伍进入决赛。投票确定了进入决赛的队伍。最终评出27支队伍获得本次决赛参赛资格,开始进入决赛阶段。
11月7-11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现场总决赛及颁奖仪式。
六、六获奖队伍名单
特等奖
昆明理工大学
指导教师:李思奇、鲁思兆
参赛队员:孙壮、张尧、邹星煜
一等奖
东南大学
指导教师:李鑫
参赛队员:姚鹏飞、叶如泉、谭娅、廖乙檠、傅道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指导教师:陈乾宏、任小永
参赛队员:张全磊、易佳俊、王宇航、姚璐桐、张乐辰
二等奖
东南大学
指导教师:曲小慧、谭林林
参赛队员:马春伟、蒯劲荃、李世源、张子健、陈贤俊
华南理工大学
指导教师:曾君
参赛队员:葛文韬、刘佳其、刘凯俊、李彦锋
上海科技大学
指导教师:梁俊睿、傅旻帆
参赛队员:周昆晓、郭奕添、陈语泽、孙文妍、杨骏
三等奖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指导教师:杭丽君
参赛队员:孙景楠、庞飞扬、刘文浩、金榆峰、张嘉阳
华南农业大学
指导教师:齐龙、胡仁俊
参赛队员:冯伟迪、曾毫、刘若璇、陈博、许杨
上海科技大学
指导教师:傅旻帆、王浩宇
参赛队员:姚思逸、申士愷、贾若辰、李东宇、林希远
西安交通大学
指导教师:李弘昌、伍敏
参赛队员:李松岩、阮立达、郭千羽、彭楷、裴文慧
优胜奖
北京交通大学
指导教师:续文政、吴学智
参赛队员:赵欣怡、陈恩怀、徐文杰、胡文畅、贺艳梅
福州大学
指导教师:张艺明、庄一展
参赛队员:谢荣焕、彭鑫宇、黄依琳、段蒙恩、涂奕贤
哈尔滨工业大学
指导教师:麦建伟
参赛队员:杨傲、马翊嘉、钟佳颖、沈展鹏、李美灵
哈尔滨工业大学
指导教师:刘滢、高鑫
参赛队员:潘靓逸、方振洋、张泽彬、秦浩文、董竺涛
河海大学
指导教师:钱强、刘瀚
参赛队员:姜青林、杨卓霖、李馥珊、郭晋宇、郭亦楠
湖南大学
指导教师:何志兴、管仁锋
参赛队员:王昌、周正昊、申鑫洋、何佳瑶、任庸祥
华中科技大学
指导教师:陈宇
参赛队员:马诗旸、黄嘉树、董惟一、曾宪博、代新维
金陵科技学院
指导教师:关剑
参赛队员:谢宇豪、张荫熙、吴青龙、汤顺雨、吕凡石
上海交通大学
指导教师:马澄斌、刘明
参赛队员:李爽、陈佳茵、徐嘉秋、陈羽萱、刘浚远
西安理工大学
指导教师:姬军鹏、路景杰
参赛队员:张宁、薛天阔、陈胜晖、郭纪江、薛锦田
西安理工大学
指导教师:杨磊、赵垚澎
参赛队员:邢登瑞、陈学娜、陈团、孙嘉华、冀星旭
西南交通大学
指导教师:董金文、陈健
参赛队员:王梓阳、史润博、何湘民、胡稀苓
重庆大学
指导教师:戴欣
参赛队员:成奕憬、徐瑞功、陈欣怡、邓永经、储金蓉
重庆大学
指导教师:赵雷、戴欣
参赛队员:欧阳宇闻、黄东平、韦梦圆、徐瑞功、陈欣怡
七、赞助企业介绍
冠名合作单位: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
Infineon GaN杯第十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由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冠名合作单位。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设计、研发、生产并销售范围广泛的半导体和基于半导体的解决方案,聚焦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等行业的关键市场。其产品丰富多样,从标准元器件,到面向数字、模拟和混合信号应用的特殊元器件,再到专为客户打造的特定解决方案以及软件。
半导体对于应对如今能源挑战和塑造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正因如此,英飞凌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便利、安全和环保的世界,在赢得自身成功发展的同时,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作为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助力打造引发行业变革的解决方案,以实现绿色高效的能源、环保安全的出行以及智能安全的物联网。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催生出新的产品与服务,让生活更加便利、安全和环保,英飞凌将携手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英飞凌在功率半导体领域是毋庸置疑的佼佼者,也是领先的功率系统创新者。我们基于硅、碳化硅和氮化镓的功率、驱动器、单片机和软件解决方案等对于提高能效和进一步发展绿色电力不可或缺。在物联网领域,英飞凌是领先的一站式技术合作伙伴,可助力打造智能、节能且安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我们的传感器、单片机和通信器件,以及安全技术和相关软件,对于实现工业和消费物联网必不可少。
2023财年(截至9月30日)英飞凌全球营收超过了160亿欧元,全球员工人数约为58,600人。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IFX)和美国柜台交易市场 OTCQX International Premier(股票代码:IFNNY)挂牌上市。
联合支持单位:宁波希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希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基于TMR技术的芯片级磁性传感器制造企业。公司有以海归博士及专家为核心超过40人的研发团队,涵盖TMR芯片设计、MEMS、磁路设计、电路设计等多领域人才。截至目前,已拥有国内外专利80余项。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对现有电流传感器、磁性识别传感器、磁图像识别传感器、厚度检测传感器、齿轮传感器等多系列产品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产品可广泛应用在电流检测、无损探伤、金融防伪、生物医疗、角度位移探测等领域。公司通过ISO90001质量认证体系和TS16949汽车级认证体系。凭借对TMR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及不断创新,希磁科技正在为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智能家居、工业4.0等行业用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sinomags.com/。
联合支持单位: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总部位于全球铝电解电容器最大生产基地-湖南益阳。艾华是一家以铝电解电容器和薄膜电容器为核心的制造型上市集团(股票代码603989),公司长期致力于铝电解电容器及薄膜电容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游延申至材料与设备制造。旗下7个制造基地分布于湖南、四川、江苏、新疆各地,在职员工5000余名,年产可达180亿支电容器。
艾华有全国唯一的以铝电解电容器为研究方向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联合中南大学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同时与多所高校都有长期合作,专利超230余项,名列行业前茅;公司的CNAS可靠性实验室,满足IEC60384-4&GB/T5993&JIS C5101-4&AEC-Q200的实验标准,具有30+项电容器产品试验能力,同时还有电源、照明、特殊应用等整机试验能力。
公司产品包括液态电容器(引线、贴片、牛角/焊片、螺栓)、高分子固态电容器、固液混合电容器、高分子叠层电容器以及各种类薄膜电容器(直流DC-link、交流滤波、谐振、Snubber、安规及汽车定制薄膜电容),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通信、新能源、汽车、医疗军工、家电、照明、电脑等多个领域,在AC/DC、DC/DC电源、DC/AC逆变器、电机驱动、马达控制等电路应用中有储能、滤波、去耦之作用。公司具有全球化的销售服务体系,可提供专业的电容器应用解决方案,满足各大高校、不同行业客户的电容需求。
本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艾华集团将提供免费样品支持及电容器相关的技术、应用培训。欢迎大家接洽联系,更多信息请访问艾华集团官网 www.aishi.com。
联合支持单位:优利德科技 (中国 )股份有限公司
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是集仪器仪表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仪器仪表综合型企业。公司秉承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测试测量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坚持以科技及人文为本,致力于成为仪器仪表的全球知名品牌。
优利德成立于2003年,总部设于东莞松山湖园区。主要产品包括测试仪器、通用仪表、专业仪表、温度及环境测试仪表等。测试仪器先后推出了数字示波器、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频谱分析仪、可编程直流电源、数字万用表、数字交流毫伏表、可编程直流电子负载、智能电参数测量仪、数字电桥、直流电阻测试仪、电池内阻测试仪、多路温度测试仪、可编程耐压测试仪、可编程交流变频电源、教学实验平台等多款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及科研、移动通信、半导体设计与测试、汽车电子、新能源、工业生产及自动化、计量检测认证等领域。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https://instruments.uni-trend.com.cn/
优利德科技 (中国 )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是本次大赛测试设备供应商之一。
联合支持单位:意法半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意法半导体公司(ST)为半导体垂直整合制造商(IDM),总部设立于瑞士日内瓦,全球员工总数约50,000人,其中包含9,500多名研发人员,在全球设立80多个营销办事处,拥有14个制造基地。
ST在亚洲设立了7个技术创新中心,总部均位于中国。其中“电源与能源技术创新中心”的实验室拥有业内富有经验的系统应用专家,帮助客户快速“从产品到解决方案”,并预测他们的需求。该实验中心既可以为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应对工业客户的需求,也能够帮助客户在拓扑选择,线路图/PCB设计,元器件选型,样机调试及优化以及量产化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t.com。
测试设备供应商之一:艾德克斯电子有限公司
ITECH 面向全球的电力电子产业,汽车电子,半导体IC提供精准稳定的测试仪器产品,同时,也针对新能源产业提供先进全面的测试解决方案,为全球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ITECH测试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电源测试、电池测试、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桩、充电机测试、太阳能电池测试、LED产业以及半导体产业等。从硬件到软件全部由ITECH自主研发,结合配套设计优势,让用户能够享受到稳定、兼容性俱佳的测试系统。单机产品多达700个型号,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线,包括:可编程单路及多路电源、可编程单路及多路电子负载、高性能交流电源及交流电子负载、功率分析仪和电池内阻测试仪;自动测试系统产品包括:电源自动测试系统、电池测试系统、新能源汽车测试系统,太阳能电池测试系统、汽车电子相关测试系统以及老化测试系统等。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techate.com。
EMI检测仪器提供服务商: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以黄敏超博士为引领的20位国际化电磁专家团队,全球率先创办上海正远EMC整改及培训中心,为国内外企业提供EMC技术服务及EMC技术培训服务。公司的技术服务地域从北美、欧洲到国内各大主要城市,行业领域覆盖医疗、通讯、家电、电力、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照明、军工和航天等。
电磁兼容技术服务已为国内外近百家知名企业提供电磁兼容整改服务,同时获得了相关领域的多项专利。
公司在产业化进程中,首款专业设计分析仪器“TALE EMI滤波器设计师MY-EM-180X”系列已上市,该仪器所能替代的市场产品有“频谱仪、网络分析仪、LISN、差共模分离器”,再配套本公司自主开发的滤波器设计仿真软件与上位机软件,使工程研发中滤波器的选择与设计变得便捷和精准,获得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网址:www.myemc.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