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5/22 10:34:17 | 浏览量:30 |
2025年5月11日,第十一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英飞凌杯”先进电源变换技术竞赛启动仪式暨参赛辅导说明会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图书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高校85支参赛队报名参赛。
“英飞凌杯”先进电源变换技术赛道由中国电源学会、中国电源学会科技竞赛工作委员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承办。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正友,台达电力电子(上海)设计中心、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章进法,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大功率开关电源中国区技术支持团队负责人宋清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阮新波,浙江大学教授、先进电源变化技术赛道主席吴新科,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马光同,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系教授郑泽东,西南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书记赵舵,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沙德尚,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许建平,西南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宋文胜,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王懿杰,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陈材,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陈庆彬,湖南艾华集团市场部部长杨女鑫女士、艾华集团应用研究院院长聂劲先生、深圳麦科信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王冠群先生等出席大会。
竞赛启动仪式由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马光同教授主持会议。学校副校长何正友发表致辞,向莅临活动的各位嘉宾和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构建起完善的实践协同育人体系和学生实践创新支持体系,并在全国大学生竞赛中名列前茅。电力电子技术在国家能源转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次竞赛紧扣国家能源战略,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最后,他预祝大赛圆满成功,并勉励参赛同学赛出风采、收获成长。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何正友教授致辞
随后,主办单位代表,台达电力电子(上海)设计中心、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章进法博士,先进电源变换技术赛道主席、浙江大学吴新科教授,赛道冠名合作伙伴、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大功率开关电源中国区技术合作团队负责人宋清亮先生,联合合作伙伴湖南艾华集团有限公司杨女鑫女士及深圳麦科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冠群先生相继致辞,表达了对竞赛的期待与支持,肯定了竞赛在培养行业人才、推动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预祝参赛队伍取得优异成绩。
台达电力电子(上海)设计中心、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章进法博士致辞
“英飞凌杯”先进电源变换技术赛道主席、浙江大学吴新科教授致辞
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大功率开关电源中国区技术合作团队负责人宋清亮先生致辞
湖南艾华集团有限公司杨女鑫女士致辞
深圳麦科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冠群先生致辞
竞赛启动仪式结束后,西南交通大学马红波教授主持参赛辅导说明会并且对竞赛的细则和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的宋清亮先生带来了关于“氮化镓器件及其驱动技术”的前沿分享;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聂劲先生则详细解析了“铝电解电容器的特性及应用”;深圳麦科信科技有限公司的王冠群先生深入探讨了“第三代半导体测试的挑战”。上一届大赛特等奖获得者,来自昆明理工大学的获奖代表孙壮分享了宝贵的参赛经验。
宋清亮作“氮化镓器件及其驱动技术”报告
王冠群作“第三代半导体测试的挑战”报告
聂劲作“铝电解电容器的特性及应用”报告
孙壮分享参赛经验
![]() | ![]() |
此次启动仪式暨参赛辅导说明会的成功举办,为参赛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更彰显了电力电子技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的持续举办,将有力推动电力电子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技术革新,激发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于这一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智慧与力量。
启动仪式同期,竞赛组委会召开了评审委员会会议。评委们根据整理后的专家函评意见,对参赛方案进行评审,评选出55支队伍进入初赛,并针对各方案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和改进建议。
评审委员会会议
初赛规则:5-7月为初赛阶段,进入初赛的各参赛队应在7月31日前提交其阶段总结报告,包括:技术方案、电路设计及参数、创新性、参赛作品制作情况以及实验结果等多个方面。赛道组委会将在8月邀请专家进行评选,择优选拔队伍进入决赛。
决赛预告:本届竞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将于11月6日-7日在深圳与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年会同期举行。
先进电源变换技术竞赛秘书处联系方式:
联系人:
杨顺风 教授 电话:19828370332
沙 金 教授 电话:19150226544
邮箱:dldzsjds@163.com
附:进入初赛的队伍名单(按高校名称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1.队伍名称: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指导老师:戴欣、赵雷
参赛团队成员:李颖恒、吴洋、汪尚泽、张庭瑞、潘泽宇
2.队伍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指导老师:管乐诗
参赛团队成员:聂康、张浩晨
3.队伍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指导老师:赵克
参赛团队成员:于承靖、王俊博、焦英、梁智博
4.队伍名称: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夏益辉、孙军
参赛团队成员:郭建军、蔡家卫、孔睿、马旭东、梁懿
5.队伍名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工程)
指导教师:杭丽君、何远彬
参赛团队成员:何翔、郑翔、武昱君、高东煜、王珂
6.队伍名称:合肥大学先进制造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余畅舟
参赛团队成员:董俊华、朱德宇、赵俊、秦瑞、唐芮
7.队伍名称: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张兴、陈强
参赛团队成员:陈德伟、叶俊杰、程小轩、周长武、李渊博、
8.队伍名称: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陈建良
参赛团队成员:杨宜博、岳猛、张锦曦、马恩
9.队伍名称: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邓孝祥
参赛团队成员:王肃、林泽远
10.队伍名称:黑龙江科技大学电子信息
指导教师:张秀、郑爽
参赛团队成员:逄瑞同、于海翔、刘渴欣
11.队伍名称: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
指导教师:杨亚超
参赛团队成员:湛欢祥、龙彩霞、刘祥红、赵婷懿、肖慧娟
12.队伍名称: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指导教师:肖文勋
参赛团队成员:赵嘉浩、吴勇材、江海荣、王佳豪、黄瑞峰
13.队伍名称: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孙振刚、胡仁俊
参赛团队成员:杨会鹏、林衍正、吴晓芸、吴嘉明、冯伟迪
14.队伍名称: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王荣坤、梁毅庆
参赛团队成员:王栋、陈榕阳、杨圣、柯以晨、黄志焜
15.队伍名称: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王智强
参赛团队成员:兴园、豆加龙、陈宜樊
16.队伍名称: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邹旭东
参赛团队成员:邹佳傲、申浩、张天一、王令、王博涵
17.队伍名称: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陈材
参赛团队成员:吴恩佑、李天熙、代新维
18.队伍名称: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指导教师:徐松
参赛团队成员:赵浩旭、沈轩、奚烨钦、王苗、熊栩巍
19.队伍名称:金陵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教师:陶永会
参赛团队成员:谢宇豪
20.队伍名称: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
指导教师:荣恩国、刘哲
参赛团队成员:袁智宇、杨阳、刘钰、张尧、张永康
21.队伍名称: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靳晓光、陈亮亮
参赛团队成员:郑诚、徐延昊、李振威、颜树杰、朱鼎浩
22.队伍名称: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
指导教师:阳璞琼
参赛团队成员:彭瑞宇、祝悦、孟浩、吴壹洋
23.队伍名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指导教师:陈杰、陈鹏伟
参赛团队成员:杨潇、陈毅阳、郑小昆、包智慧
24.队伍名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
指导教师:吴红飞
参赛团队成员:纪国盛、陆子骁、魏晓格、朱叶鸿、秦梦飞
25.队伍名称: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
指导教师:姚凯
参赛团队成员:周张弛、廖彬杰、余盛锴、崔子轩、沈佳毅
26.队伍名称: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电子电气及自动化
指导教师:李宇
参赛团队成员:蒋文浩、吴湘、梁新龙、刘瑞、施歌
27.队伍名称: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指导教师:邾玢鑫
参赛团队成员:胡明辉、刘孟阳、徐澜戈、白树江、刘杨帆
28.队伍名称: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指导教师:王勇、徐军忠
参赛团队成员:刘凯旋、吴沂霏、吴文昊、李宇轩
29.队伍名称:深圳技术大学中德智能制造学院
指导教师:孙立志、张云柯
参赛团队成员:陈谊锟、冯志轩、裴正阳、范隆霄、张锐
30.队伍名称: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指导教师:孙建军
参赛团队成员:韩松阳、彭宇轩、王明泉、彭能、武登科
31.队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韦玉麒
参赛团队成员:王朝毅、张煜坤、王铭杨、王昱东、周子涵
32.队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
指导教师:李弘昌
参赛团队成员:黄业超、李松岩、王俊杰、周洋、吴清宇
33.队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陈文洁
参赛团队成员:孙童瑞、王靖奕
34.队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陈文洁
参赛团队成员:李潘铭、谢佳润、叶嘉和、娄志豪、邱振峰
35.队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安荣汇
参赛团队成员:魏子乐、叶明瑜、刘腾宇、吴政豪、王嘉懿
36.队伍名称:西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姬军鹏、路景杰
参赛团队成员:张宁、陈胜晖、高亚楠、郭纪江、付昊
37.队伍名称:西安理工大学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
指导教师:王建渊
参赛团队成员:张文博、徐仕源、孙志杰、吴志翔
38.队伍名称: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指导教师:吴小华
参赛团队成员:罗鹏羽、张娇、陈鸣、罗青伶
39.队伍名称: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
指导教师:赵鑫
参赛团队成员:贾耀顺、叶航、赵佳成、安杰、高宗宏
40.队伍名称: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指导教师:周中正
参赛团队成员:尚进、汤振宇、陈子铭、万卓祺、戚志诚
41.队伍名称: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指导教师:阎铁生、邓燕
参赛团队成员:黄振阳、叶烙、罗柯多、周宇、李世龙
42.队伍名称: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指导教师:易俊宏、刘钊
参赛团队成员:甘恒、罗芙、李国菱、邓闯、马骁旭
43.队伍名称: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石章海
参赛团队成员:姚炜霞、洪铖禹、万语忱、张熙越、卢世林
44.队伍名称: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王惠民
参赛团队成员:南棋瀚、胡思源、阙锐、敬德宝、邹正晗
45.队伍名称: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董金文、陈健
参赛团队成员:袁开林、胡廷文、史润博、蔡明昊、李鑫尧
46.队伍名称: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陈健
参赛团队成员:唐雨田、张致远、朱成博、顾子非
47.队伍名称: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徐顺刚、周国华
参赛团队成员:陈勇杰、罗星烨
48.队伍名称: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葛兴来
参赛团队成员:赵金山、林春旭、冯一凡、季心宇
49.队伍名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电子信息)
指导教师:方支剑
参赛团队成员:张弛、方文波、叶春雨
50.队伍名称: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产业学院-电子信息
指导教师:尤祥安
参赛团队成员:曹睿博、欧力豪
51.队伍名称: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李小强、伍小杰
参赛团队成员:赖佳宇、刘乾、李晨曦、孙旭妍、刘志辉
52.队伍名称: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
指导教师:耿乙文
参赛团队成员:高熙灿、郝行驰
53.队伍名称: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夏晨阳
参赛团队成员:杨子跃、王晨旭、刘亦哲、林咏琪、马锐
54.队伍名称: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戴鹏
参赛团队成员:钟悦、郭凌铄、杨千城、吴名扬、高明畅
55.队伍名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
指导教师:程丽
参赛团队成员:周洁龙、陈杰斌、黄胜彬、黄家乐、敖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