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2/12 10:19:52 | 浏览量:253 |
队员:张全磊(队长)、易佳俊、王宇航、姚璐桐、张乐辰
指导老师:陈乾宏、任小永
颁奖照片:
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章进法博士(右一)为一等奖获奖队颁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表队代表(中)
团队简介:
陈乾宏老师团队所在学科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和国防重点学科,工信部重点学科,也是国内第二个电力电子技术学科博士点。依托该学科建有航空航天电源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多电飞机电气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总投资超亿元。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高频功率电子变换技术、宽禁带器件应用技术、高功率密度集成以及航空航天电源的研究。
指导老师:
陈乾宏,教授、博导,长期从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磁集成技术、高功率密度电能变换技术、航空航天电源系统以及基于三维堆叠封装技术的微功率系统的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和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90-2024)。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次,省部级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IEEE ECCE Best paper award 1次。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其它省部级基金项目4项。
任小永,教授,博导,长期从事高频/超高频功率电子变换技术、宽禁带器件应用技术、变换器建模与控制以及高功率密度集成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3项,江苏省青年基金项目1项、陆军航空装备“十三五”预研技术项目(子课题)1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前瞻计划等项目共6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等奖项。
团队风采:
答辩现场
比赛测试现场
获奖作品介绍
01 技术参数
发射端总尺寸(电路板+发射线圈):11.99cm×6.00cm×0.99cm
接收端总尺寸(电路板+接收线圈):5.90cm×3.00cm×0.84cm
电气性能:
02创新亮点
拓扑结构:采用三路半桥逆变拓扑,单级功率传输,并提出一种新型“3Q”功率线圈结构,提高WPT系统整体耦合系数和传输效率。
控制策略:采用参数辨识技术对发射端功率线圈进行切换控制和定位,避免原副边通信,同时提出一种方法解决切换点处输出不平滑问题。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实现空载损耗优化和输出稳压。
电路设计:采用垂直功率布局方式,减小回路寄生参数。PCB正、反面合理布局提高功率密度。
03获奖作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