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电源学会
电源云讲坛(第8期)活动通知-元器件与照明电源专题

发布日期:2020/11/26 12:33:13 浏览量:2572 分享:

各有关单位:

在行业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时刻,为切实解决会员企业实际困难、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中国电源学会策划推出“中国电源学会科技服务行动-电源云讲坛”系列活动,年内计划组织8期。

电源云讲坛系列活动采用网络会议研讨+直播的形式,邀请各领域优秀专家和会员企业,就广大会员关心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进行讲座报告,同时邀请资深专家与企业代表就相关专题进行互动研讨。电源行业有关单位均可参会,会员单位享有优先参会权,参会人员可通过腾讯会议参加活动并与特邀嘉宾直接交流互动(需在线报名)。其他有关人员可加入钉钉直播群观看会议。欢迎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积极参加。

电源云讲坛第8期具体安排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电源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电源学会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源学会元器件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

二、活动主题

元器件与照明电源专题

三、活动时间

12月12日 9:00-12:00

四、本期焦点

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电能处理与控制的“CPU”,经过6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基于材料、工艺与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支撑了照明电源等各种电源应用与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本期云讲坛特邀行业专家和相关会员企业,介绍当前功率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热点和宽禁带器件,介绍基于宽禁带器件的超高频功率变换技术,探讨在照明电源、适配器、车载电源、光伏变换、数据中心电源等的应用前景。希望本期云讲坛能更好地助力会员企业聚焦前沿、引领创新,在新器件、新技术、新应用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五、活动内容

◆ 专题报告

◆ 互动嘉宾研讨点评

◆ 自由交流、答疑

六、主持人、互动嘉宾

(一)主持人

马皓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

(二)特邀专家

高勇 二级教授、博导 中国电源学会元器件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安工程大学

康勇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

王懿杰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

曲小慧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东南大学

张新 功率器件事业群高压mos研发部助理总监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常务理事单位)

七、专题报告

超高频功率变换技术发展与挑战

管乐诗 副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功率半导体研究与进展

刘国友 副总工程师/常务副主任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三代化合物半导功率体器件在电源转换中的应用

叶念慈 应用工程技术总监 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常务理事单位)

(报告具体介绍请参见附件。)

八、参会方式

(一)腾讯会议参会(电源行业有关单位均可参会,会员单位享有优先参会权)

1.通过腾讯会议系统参加会议,可与特邀专家进行互动研讨。

2.为保证互动交流效果,腾讯会议系统参会名额不超过80人,报满即止,企业内部可使用电脑连接大屏幕多人参加。

3.点击链接在线报名:

https://jinshuju.net/f/eU9EtZ,工作人员核实信息后通过邮件形式发送腾讯会议参会信息。

(二)    钉钉直播参会

加入电源云讲坛钉钉直播群可在钉钉PC客户端、手机App中观看直播,同时可第一时间了解会议动态,在直播中进行文字提问留言,专家集中答疑,会议结束后可收看会议直播回放。

钉钉加入方式: 钉钉PC客户端、App搜索钉钉群号35429960(直播3群)或钉钉App扫描钉钉直播群二维码加入。

微信加入方式:扫描识别钉钉直播群二维码,输入昵称、手机号码、输入短信验证码后加入群聊。根据页面提示下载钉钉App,安装后即可观看直播。

钉钉多群联播,目前直播1、2群已满,可扫码进入直播3群。加入任一群即可,已在群内的无需加入新群。

image.png

                                                                         直播3群二维码

九、联系方式

中国电源学会 会员会展部

联系人:崔凌云

电话:022-27686709

邮箱:grmembers@cpss.org.cn

 

中国电源学会

2020年11月26日

 

欢迎广大电源企业加入中国电源学会,与海内外同行、上下游企业、专家学者交流与学习,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创新和竞争力。学会将与会员企业一路同行,为促进我国电源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共同努力。点击了解详情

 

附件:专题报告介绍

超高频功率变换技术发展与挑战

image.png

管乐诗 副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报告概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照明、数据中心供电系统、无线电能传输、工业机器人等应用领域中,小体积、高功率密度的电源系统需求日益增加。提高工作频率是减少无源元件数值和体积的根本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体积。随着宽禁带器件的发展,其开关频率可提升至数十兆赫兹,因此近年来功率变换技术已逐步迈入了超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 VHF)时代。然而,随着工作频率的大幅提升,许多挑战随之而来,例如较高的开关损耗、驱动损耗和磁性元件损耗。围绕相关问题,近年来学者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本报告中,将首先介绍超高频功率变换的发展背景。其次,将从器件、拓扑和驱动三个角度介绍超高频功率变换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超高频功率变换未来的应用场景、机会及挑战。

报告人简介:管乐诗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频、超高频功率变换技术,高电压传输比DC/DC变换技术等,围绕相关研究内容已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台达电力电子科研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哈工大青年拔尖人才科研启动经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0余项。获2018 TPEL 优秀论文二等奖、2019 IEEE ICEMS最优论文奖,2019 PCIM Asia Young Engineer提名奖等多个期刊及会议奖项。


功率半导体研究与进展

image.png

刘国友 副总工程师/常务副主任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概要:功率半导体作为电能处理与控制的“CPU”,经过6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基于材料、工艺与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支撑了各种电源应用与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通过演讲,概述功率半导体技术特点与发展历程,介绍当前功率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热点,展望功率半导体技术与应用前景。

报告人简介:刘国友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车首席技术专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IEEE高级会员,Semi中国化合物半导体标准技术委员会联席主席。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10余项,美国专利3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电源学会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特等奖6项。长期从事功率半导体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主持国家功率半导体领域重大科研与产业化项目10余项,研发了全球第一只6英寸直流输电晶闸管、第一片8英寸高压IGBT芯片。在8英寸高压IGBT芯片工艺集成与制造技术、超大容量压接型IGBT、汽车级IGBT、SiC器件技术与产业化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支撑了高铁、智能电网、电动汽车与新能源装备等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代化合物半导功率体器件在电源转换中的应用

image.png

叶念慈 应用工程技术总监 

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常务理事单位)

报告概要: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SiC)、氮化镓(GaN)在禁带宽度、击穿场强、电子饱和速度、热导率等方面,和硅及砷化镓等第一、二代半导体材料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碳化硅功率器件,为实现光伏逆变器的“高转换效率”和“低能耗”提供了所需的低反向恢复和快速开关特性。更小体积、更高效率,鱼与熊掌兼得。从测试结果来看,碳化硅MOSFET管开关损耗远低于硅MOSFET/IGBT,应用碳化硅SBD与硅IGBT的混合功率模块恢复能耗也大大降低。同时更高的工作频率,也能大量减少无源器件数量,从而缩小系统体积30%以上,提升功率密度。

报告人简介:叶念慈博士毕业于台湾中央大学,现任职于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宽禁带化合物半导体功率器件的研发/量产/应用, 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已有20多年的开发与制造经验, 在专业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超过70篇;并拥有专利超过30项。现担任应用工程技术总监,并于2016年被授予“厦门市第二批台湾特批专家”荣誉称号,现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01专项等计划课题负责人。










头条
学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