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7/5 19:38:53 | 浏览量:2307 |
各有关单位:
为助力会员企业技术交流和产品创新,学会于2020年推出线上交流活动-“电源云讲坛”,共计举办8期,超过4000人参与,得到行业广泛关注及认可。为持续助力会员单位和行业企业创新发展,2021年学会将继续举办电源云讲坛活动,年内计划组织6期。
电源云讲坛系列活动采用网络会议研讨+直播的形式,邀请各领域优秀专家和会员企业,就广大会员关心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进行讲座报告,同时邀请资深专家与企业代表就相关专题进行互动研讨。电源行业有关单位均可参会,会员单位享有优先参会权,参会人员可通过腾讯会议参加活动并与特邀嘉宾直接交流互动(需在线报名)。其他有关人员可加入钉钉直播群观看会议。欢迎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积极参加。
2021年电源云讲坛第4期具体安排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电源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电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
二、活动主题
电力电子变换器共模噪声建模与抑制专题
三、活动时间
7月17日 9:00-12:00
四、本期焦点
电磁兼容性已成为开关电源的关键考核指标,也凸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业内企业多采用反复试错整改的方法进行产品后期的EMC整改,往往导致产品开发延误、测试费用居高不下、过度设计导致体积增大、成本没有优势。为提高产品竞争力,需要探寻EMC正向设计方法,从产品开发初期导入EMC设计评审。本期云讲坛特邀行业内知名EMC专家,分享EMC建模仿真、设计和EMI测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探讨主动式EMI噪声抑制方法,如何解决组串式逆变器共模噪声的建模和抑制,和噪声源阻抗对EMI滤波的影响难题。希望能够助力会员企业了解电磁兼容领域的新技术,推动EMC正向设计方法。敬请关注本期EMC相关话题,快来和行业专家一起交流吧!
五、活动内容
● 专题报告
● 互动嘉宾研讨点评
● 自由交流、答疑
六、主持人、互动嘉宾
(一)主持人
裴雪军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
(二)特邀专家
丘东元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
王庆海 首席技术专家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理事长单位)
武超波 EMC经理 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理事长单位)
王世山 副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七、专题报告
宽禁带电力电子系统的电磁干扰主动抑制方法
李虹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
探讨噪声源阻抗对EMI滤波的影响
黄敏超 首席EMC专家 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会员单位)
基于混合SiC器件的三电平逆变器共模噪声建模与抑制
王佳宁 副教授 合肥工业大学
八、参会方式
(一)腾讯会议参会(电源行业有关单位均可参会,会员单位享有优先参会权)
1. 通过腾讯会议系统参加会议,可与特邀专家进行互动研讨。
2. 为保证互动交流效果,腾讯会议系统参会名额限300人,报满即止。
3. 点击链接在线报名:
https://jinshuju.net/f/RhkzcN,工作人员核实信息后通过邮件形式发送腾讯会议参会信息。
(二)钉钉直播参会
加入电源云讲坛钉钉直播群可在钉钉PC客户端、手机App中观看直播,同时可第一时间了解会议动态,在直播中进行文字提问留言,专家集中答疑,会议结束后可收看会议直播回放。
钉钉加入方式: 钉钉PC客户端、App搜索钉钉群号32374870(直播5群),由于直播5群将满,若无法进入请搜索群号32157921(直播6群)或钉钉App扫描钉钉直播群二维码加入。
微信加入方式:扫描识别钉钉直播群二维码,输入昵称、手机号码、输入短信验证码后加入群聊。根据页面提示下载钉钉App,安装后即可观看直播。
钉钉多群联播,目前直播1-4群已满,可扫码进入直播5群或6群。加入任一群即可,已在群内的无需加入新群。
九、联系方式
中国电源学会 会员会展部
联系人:崔凌云
电话:022-27686709
邮箱:grmembers@cpss.org.cn
中国电源学会
2021年7月6日
欢迎广大电源企业加入中国电源学会,与海内外同行、上下游企业、专家学者交流与学习,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创新和竞争力。学会将与会员企业一路同行,为促进我国电源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共同努力。点击了解详情
附件:专题报告介绍
李虹 教授
中国电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
报告概要:随着宽禁带半导体的广泛应用,电力电子变换器及其系统向着更高频率、更高功率密度的方向发展,其面临更为严峻的高频电磁干扰问题。本报告将从宽禁带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调制方式、有源驱动和拓扑与控制改进等几个方面展开,介绍宽禁带电力电子系统的电磁干扰主动抑制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并对未来宽禁带电力电子系统的电磁干扰的发展趋势与相应的抑制策略进行分析与阐述。
报告人介绍:李虹,现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系统电磁兼容。她是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8年Delta环境与教育基金会(美国)中达青年学者。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获得者。迄今出版英文专著1部;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荣获中国电源学会科技进步奖2项;荣获优秀论文奖8项,国际国内竞赛奖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担任电力电子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副主编。担任IEEE PELS Beijing Chapter副主席,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电源学会理事、中国电源学会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源学会电磁兼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IEEE Senior Member。
黄敏超 首席EMC专家
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会员单位)
报告概要:探讨EMI滤波器的理论计算与实际滤波效果差异的多种原因,然后通过仿真建模模拟不同阻抗下的噪声源,不同负载阻抗下对EMI滤波器的滤波效果的影响,最后提出全新的模拟不同源阻抗和负载阻抗下的滤波器插入损耗测试方案。
报告人简介:中国电源学会理事、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和电磁兼容委员会委员,主攻电磁兼容诊断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实践。1998年浙江大学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并任教两年,2000年-2011年先后加入伊博电源杭州有限公司、通用电气全球研发中心、奥尔特上海电子有限公司,组建研发团队,开发高效、高可靠性的医用电源,具有丰富的电磁兼容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拥有多项国内外专利。
王佳宁 副教授
合肥工业大学
报告概要:新型功率器件有助于推动大功率组串式光伏逆变器高频化,提升功率密度,然而需要解决相应电磁干扰问题以突破高频化的瓶颈。本报告探讨高功率密度大功率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共模噪声建模方法、考虑寄生参数不确定性下的共模噪声抑制策略,以及共模噪声与环流的协同抑制技术。
报告人简介:王佳宁,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院长助理,智慧电力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电源学会新能源变换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2006,2009,2014分别于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3年,在华创证券担任新能源装备(时新财富第一团队)行业研究员(实习),后在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项目经理,负责第三代功率半导体技术产业化及国家重大专项申报。2014年底进入合肥工业大学担任副教授。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国内外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下一代功率器件封测重大培育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台达基金青年项目,校共性平台建设项目,多项企业横向课题,参与多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欧盟联合技术行动等。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一代功率器件封测、集成、运用,无源器件及高功率密度装备,电力电子装备自动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