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10期 总第114期 2018年6月16日
|
|||||||||||||||||||||
|
|||||||||||||||||||||
|
中国电源学会首批8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2018年6月6日,中国电源学会正式批准发布首批8项团体标准。这些标准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是中国电源学会开展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电源产业迈向高标准、高质量发展轨迹的关键一步。
根据《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依照《中国电源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中国电源学会于2016年启动中国电源学会团体标准工作并组织了首批团体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等各项工作。
学会致力于使团体标准成为可以代表行业内大多数优秀企业、优秀产品先进性的高质量标准,满足电源相关市场、产业面向未来的发展需求,达到促进行业规范快速发展的长远目标。
此次批准发布的8项团体标准,涵盖了低压配电网、无功发生器、电力滤波、变流器、电压暂降、传感器等电源相关领域的技术或检测规范,起草组包括国内重点大学、知名科研院所、行业领军企业等几十家单位,通过了评审委员会严格审议、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又经起草组多次修改完善,达到了业界先进水平,对于电源行业树立标杆、提升质量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其中大功率聚变变流系统集成测试规范等3项标准均是相关领域首发,填补了国内空白。
中国电源学会每年定期开展新的团体标准制订项目。2017年10月,中国电源学会第二批团体标准项目启动,并已完成立项征集、审批、起草组组建等工作,于2018年3月正式开始起草。
中国电源学会将以首批8项团体标准发布为契机,加快推进先进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发挥行业主体作用,以高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生存环境,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本批团体标准全文可在中国电源学会官方网站-团体标准栏目免费下载,点击链接直达标准详情及下载目录。
中国电源学会会员(含个人会员及团体会员)可免费申请邮寄纸质版。点击查看详情。
附录:中国电源学会发布8项团体标准,标准及编号:
[T/CPSS 1001-2018] 低压配电网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
[T/CPSS 1002-2018] 低压有源电力滤波装置
[T/CPSS 1003-2018] 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
[T/CPSS 1004-2018] 光储一体化变流器性能检测技术规范
[T/CPSS 1005-2018] 电压暂降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T/CPSS 1006-2018] 大功率聚变变流系统集成测试规范
[T/CPSS 1007-2018] 大功率聚变变流器短路试验方法
[T/CPSS 1008-2018] 核聚变装置用电流传感器检测规范 返回
匠心筑梦 砥砺前行|电源科技人物系列报道——罗安:智造电气 矢志报国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创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上,人才的价值同时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认可,人才也成为激发新时代创新活力的关键元素。
在电源领域,优秀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同样也离不开广大电源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他们扎根一线,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用行动诠释了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
为大力弘扬电源科学家精神,中国电源学会特别推出“匠心筑梦 砥砺前行|电源科技人物系列报道”。通过展现电源科技人物的风采和事迹,进一步激励电源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科学春天振奋精神再出发。
本期人物,罗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大学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在电能变换与控制领域,罗安院士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以一个又一个的电气“智造”,破局国外技术垄断,为中国制造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我们生而有幸在这个“有电”的时代,为了让电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百余年来,无数专家学者矢志投身于此。罗安院士就是其中一位。
![]() 罗安院士 在电能变换与控制领域,罗安院士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带领科研团队勇攀科技高峰,以一个又一个的电气“智造”,破局国外技术垄断,为中国制造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罗安院士率领团队研制出世界首套2.8m×0.36m宽厚板坯高密度磁场电磁搅拌系统,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技术与装备的跨越式发展;首创我国高性能大电流(50kA)铜箔电解电源装备,引领了我国铜箔电解电源技术和装备的发展;攻克了高压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HAPF)核心技术,首创我国高压大功率HAPF装备……
罗安关注产学研结合,从大型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电需求出发,从全局节能着手,研究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综合节能关键技术,实现了高压节能、低压节能、有功负荷节能、管理优化节能的全方位节能方案。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罗安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为我国电气工程人才培养和电源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智造 破局垄断
钢铁,中国工业的脊梁。高品质特殊钢作为高性能、高寿命、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特殊钢品种,是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升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基石,是体现国家整体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但长期以来我国高品质特殊钢大量依赖进口,海底石油输送所需的无缝钢管、特高压变压器所需的超薄硅钢片、高速列车所需的耐磨轮轨与车轴等高品质特殊钢生产受制于人。究其原因,是连铸过程生产高品质特殊的关键设备——电磁搅拌系统技术及其装备长期被国外大公司等垄断。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加入WTO,钢铁工业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困境:我国钢铁品种较单一,附加值较低,产品质量缺乏竞争力。因此,如何提高特殊钢的品质与成品率成为钢铁企业关心的头等大事。
危机就是机遇。2003年,罗安带领团队,对电磁搅拌系统打响了一轮“攻坚战”。他带领团队多次深入现场考察,反复试验测试,潜心分析并建立了钢水搅拌磁场、流场和温度场的多场耦合模型,发明了电磁搅拌特种电源拓扑结构及大电流快速跟踪控制方法,使大电流换相时间缩短了50%,连铸钢水有效搅拌次数增加了10%,实现了连铸钢水正反向快速电磁搅拌。
他带领团队研制出的整体式克莱姆环形绕组无齿槽电磁搅拌辊结构、磁屏蔽磁场定向控制、多电源同步控制技术,解决了电磁搅拌辊漏磁、搅拌力相互抵消的国际难题。
2006年,罗安团队首创兆瓦级方圆坯电磁搅拌电源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2013年,研制出世界首套2.8m宽、350mm厚辊式板坯电磁搅拌系统在南京钢铁成功投运。这意味着我国不仅从根本上打破了国外电磁搅拌电源系统的束缚,更成为了该领域的“排头兵”。
现如今,“中国智造”的电磁搅拌系统已出口到欧洲、中东、南美等国家,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该领域长期的技术垄断和封锁,扭转了我国高品质特殊钢长期依赖进口的格局,成功演绎了“弯道超车”式的跨越发展。
而这只是罗安院士众多科研成果的一个缩影。30年来,罗安院士潜心科研,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
节能增效 大有可为
![]() 罗安和他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节能增效作为新电气时代的永恒主题,也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罗安院士在企业调研时发现一些企业存在的“大马拉小车”、员工节能意识差的现象对他触动很大。
罗安带领团队首创性地研发了企业综合电气节能优化管理系统,使企业电能利用率大幅提高,节能成本降低20%。
这个节能优化管理系统集高低压节能装备、电气设备监控、电耗优化管理于一体,实现了企业全方位的电气节能,是大型企业整体电气节能优化和管理的重大突破。多位院士对“大型企业综合电气节能关键技术及应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其是“开创性研究”,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罗安院士说:“其实,只要走进企业,走进生产一线,你会发现企业生产节能的空间非常大,创新机会也很多。”比如,交流电里若含有杂质即谐波,不仅不会做功,还帮倒忙消耗电能,是节能降耗的拦路虎。而且,谐波对电器造成不小的危害,甚至干扰通信系统的工作。罗安院士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注入式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成本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1/3,自身功耗降低30%,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供电可靠性和产品质量。
罗安认为,工科的科学研究应该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作为宗旨和出发点,科研要为企业服务,同时还要经得起检验。科研要满足工业、企业的需求,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理论水平,形成一个循环。
罗安不仅立足于满足企业发展的技术和服务要求,同时与企业建立长期的跟踪服务渠道,及时搜集反馈信息,并落实到课题的整改中,在学校科学研究和企业实际应用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良性循环。
科学研究不能载诸空言,要务当世之务。罗安院士始终这样要求自己,也告诫学生,要长期不懈地稳定在一到两个方向上,做一个货真价实的专家,真正为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社会发展服务。
通过解读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分析国家的科研立项导向,罗安认为我国的节能技术跟发达国家相比,节能空间依然很大,仍大有可为。同时,社会对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视,不仅保护了发明成果,更保护了发明者的创造热情。这些都让罗安对节能技术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教书育人 静水深流
从教30多年来,罗安院士致力于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治学严谨,学风正派,扎实务实,悉心教学,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在教学上本着“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课堂上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分析联系工程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热情,使教学成为一种灵活、互动、讨论的传授过程,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罗安在学术科研上取得很大成就,但生活上谦和、热情、亲切,受到同学们的爱戴和尊敬。
他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论是申请省部级,还是国家级奖项,他都让学生尽可能参与进去,有了荣誉和成绩要大家共享。在科研领域总是大胆地让学生尝试,对学生做出的成绩也充分肯定。科研奖章被他挂在学生的衣襟,这是对学生们的莫大鼓励,更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对于家境困难的学生,他总是无偿地伸出援手。他经常资助一位经济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博士生,并替他交纳了博士期间的全部学费20000余元。
一位罗安院士资助过的研究生这样评价他,“名为严师,实为慈父,处处替我们着想。”
辛勤耕耘换来桃李芬芳。如今罗安已经培养了博士生和硕士生120多人、出站博士后6人,其中1人荣获“全国百优博士论文”,5人荣获“湖南省青年科技奖”,先后60余人荣获“芙蓉学子”创新团队、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国家奖学金、湖南省“优秀毕业生”、湖南省“三好学生”等荣誉。
罗安院士30年如一日,将科研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攻坚克难、永攀高峰的科研精神以及“智造电气 矢志报国”的价值理念。他更将自己的学识和精神言传身教、授予学生,展现了一名教师、学者静水深流的大爱和情怀。
41所高校代表齐聚西安 GaN Systems杯设计大赛火热开启
2018年6月9日,GaN Systems杯第四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启动仪式暨参赛辅导说明会在古城西安成功启动,正式拉开了本届大赛的帷幕。来自全国41所高校的43支参赛队伍代表齐聚西安交通大学,空前高涨的参赛热情点燃了初夏校园。
本届大赛由中国电源学会、中国电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承办,得到了冠名赞助商GaN Systems Inc.和联合赞助商宁波希磁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本次竞赛题目为“高效高功率密度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
![]() 启动仪式暨参赛辅导说明会全体人员合影 ![]() 启动仪式会场 启动仪式由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工业自动化系主任卓放教授主持,中国电源学会秘书长张磊,中国电源学会监事长、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章进法博士,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副院长杨旭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冠名赞助商代表GaN Systems Inc.资深工程师李全春博士以及联合赞助商宁波希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白建民博士分别致辞。
![]() ![]() 启动仪式进行同时,竞赛组委会召开了评审委员会会议,对报名参赛的项目计划书进行评审,评选出20支队伍进入初赛。同时给各参赛队提出方案修改和改进意见,指导他们顺利参加之后的比赛,也进一步提升初赛和决赛作品的质量。
![]() 评审会现场 辅导说明会上,本次大赛组委会代表西安交通大学雷万钧副教授介绍了本次大赛的流程、技术要求、难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冠名赞助商GaN Systems Inc.和联合赞助商的宁波希磁科技有限公司在参赛辅导说明会上为各参赛队带来专业的技术说明。包括最新器件的使用方法、相关性能以及行业前沿技术等,帮助参赛队更加顺利的完成竞赛设计工作。西安交通大学往届参赛队员还与到会的新队员交流了队伍组织、进度把控、现场调试等参赛经验。
![]() ![]() GaN Systems杯第四届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启动仪式暨参赛辅导说明会促进了各参赛队相互交流,帮助各参赛队更全面地了解竞赛要求,并获得竞赛相关的技术指导,为提升本届大赛的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入初赛的各参赛队将采用赞助商免费提供的GaN器件及芯片级电流传感器开始参赛作品的设计工作,初赛作品将于8月上旬提交评审,组委会将择优选拔10支队伍进入决赛,本次竞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将在PEAC'2018国际会议期间举行。
附:进入初赛的队伍名单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饶圣)
武汉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浙江大学
重庆大学
清华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