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查看过往通讯           如果您无法正常查看邮件,请点此查看

top
2015年第11期 总第56期 2015年6月1日

国务院:支持推进太阳能光伏项目和制造国际合作

国务院2015年5月13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30号文件。
意见明确,为支持我国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大电力“走出去”力度,处支持火电、水电、核电等产业外,明确支持我国企业参与有关国家风电、太阳能光伏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带动风电、光伏发电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开展境外电网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带动输变电设备出口。抓住有利时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点击查看全文

学会通知

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CPSSC’2015)将于 2015 年 11 月 6 日-9 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会议旨在促进电源界海内外华人学者的学术交流,促 进产、学、研的合作,促进中国电源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会议将通过 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讲座、座谈会、展览等形式对电源各个领域的新理论、 新技术、新成果及新工艺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点击查看全文

IEEE TENCON 2015国际会议将于本年11月1日至4日于澳门金沙城假日酒店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会议征稿(Call for Papers)已正式开始。
一、会议介绍
TENCON是IEEE 第十区(IEEE Region 10)一年一度的顶级国际会议,IEEE第十区也称作“亚太区”是IEEE最大的组织区域。TENCON会议在1980年首次举办,为工业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会议主要讨论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思路及其新兴领域的开发…点击查看全文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引导创新主体行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总体方针,促进我国电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今年由中国电源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电源学会科学技术奖”(简称“电源科技奖”)评选活动将增设“优秀产品创新奖”。
“优秀产品创新奖”将授予电源行业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设计、工艺、材料、关键技术、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显著创新成果,对产业技术进步有较大促进作用的优秀创新产品 …点击查看全文

据悉中国电源学会将于今年开展“第三届中国电源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目前已正式开始接受申报,申报截止日期为2015年7月20日。中国电源学会科学技术奖,简称“电源科技奖”,由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是电源领域全国范围内评选的最高科技奖励。旨在奖励为我国电源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新品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第三届电源科技奖设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优秀产品创新奖三个项目类奖励以及青年奖、杰出贡献奖两个个人类奖励…点击查看全文

行业动态

“这是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总体要求,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增强风电产业市场活力,对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做出适当的优化调整。”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郭雁珩认为,文件的发布是创新风电宏观管理方式、提升效能,促进风电有效利用的重要举措,高度体现了国家能源局贯彻国务院“把该放的放下去,该管的管起来”的简政放权精神,风电宏观管理稳步转向过程监管。
明确市场的引导地位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10107万千瓦,超过1亿千瓦大关,提前完成风电“十二五”规划目标。走过2011-2012年的产业发展低谷,我国风电产业已呈现出平稳上升和稳步发展的势头。随着中央、地方和企业在风电产业发展和建设运行方面的责任逐步明晰,对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做出优化调整的条件已经成熟…点击查看全文

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补助标准实施退坡机制,但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补助标准并未进行下调,甚至个别车型还有所提高。
专家表示,四部委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个别车型补贴不降反升,反映国家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特别重视,但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应奋起直追…点击查看全文

2019年全球智能电网市场将超7236亿 国内智能电网建设情况
微电网破解可再生能源发电大难题 因竞争加热化 中国光伏逆变器价格下滑

会员企业动态

阳光电源与林洋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5月26日,阳光电源与林洋新能源在合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两年内,林洋新能源计划采购阳光电源600MW逆变器,阳光电源计划采购林洋新能源50MW组件,在核心产品互用、技术创新合作、电站项目合作、品牌联合推广等方面,双方将展开全面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专长和相关资源优势,共同推动、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优化和品质提升,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双方将定期进行光伏发电技术交流,加强以技术进步为目的的合作开发,共同探索前沿光伏发电技术,引领行业的发展…点击查看全文

易事特一举摘得UPS电源行业两项大奖
在日前举办的“2015第十一届UPS供电系统及其基础设施技术峰会暨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揭晓大会”上,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一举摘得绿色环保奖和《UPS应用》杯2014年度十强企业品牌奖。两项大奖花落易事特,再次彰显了广大用户对易事特在UPS行业领导品牌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2015第十一届UPS供电系统及其基础设施技术峰会暨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揭晓大会由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北京电子学会、中国绿色数据中心推进联盟指导,中国电源学会信息系统供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国际电池商会、亚洲电池协会支持,《UPS应用》杂志社和机房360网联合主办。此次大会以“把握新常态,开拓新视野”为主题,旨在通过权威学者和行业专家的深刻解读和全面分析,让大家认识和适应新常态,开辟全新广阔的视野,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新机遇;并评选出2014年度用户最信赖的UPS品牌及其相关产品,引导UPS厂商提高UPS品牌含金量…点击查看全文

科华恒盛荣获第十一届UPS供电系统用户满意度三项大奖 科士达高能效光伏逆变器助力国家光伏扶贫工程
金升阳推出3W新型表贴SOJ封装DC-DC转换器 英威腾电源荣获“2015第八届中国数据中心大会”多项大奖

技术交流

基于虚拟电阻阻尼的三相并网逆变器控制设计

为抑制三相并网逆变器中LCL滤波器带来的谐振尖峰,提出一种结合有源阻尼和无源阻尼方案的虚拟电阻阻尼设计,用来取代常见的串联在电容上的电阻。通过对系统传递函数和波特图的分析比较,给出一种基于检测电容电流的虚拟电阻阻尼设计方案;运用Matlab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同时也证实了其相对传统无源阻尼法对电流THD的改善;最后,仿真证实了虚拟阻尼法在发生跳载时能快速响应,并一定程度上抑制超调量 …

基于改进αβ变换和数学形态学的电压暂降检测方法
针对现有的电压暂降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改进αβ变换和数学形态学的电压暂降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单相电压移相一个大小可调的角度来构造新的αβ两相电压;然后经过dq变换将电压的基波分量转换成直流分量;最后通过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对非直流量进行滤波,得到相应的暂降幅值和相位跳变。改进的方法不仅抑制了电压暂降起止时刻可能出现的"异动"现象,而且利用形态学滤波器代替传统低通滤波器,有效地提高了检测速度和精度。仿真结果证明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近期活动

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专题研修班报名通知

随着电动/混合动力汽车设计不断成熟,国内外企业对于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的相关技术越来越重视,相应汽车的动力系统设计、推进系统设计、电机驱动系统设计、储能、充电等各方面技术日益更新。
为了提高国内工程师设计水平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电源学会特邀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Kaushik Rajashekara博士于2015年6月28-7月4日在浙江大学举办“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专题研修班”。点击了解

第三届电源科技奖已开始申报

据悉中国电源学会将于今年开展“第三届中国电源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目前已正式开始接受申报,申报截止日期为2015年7月20日。中国电源学会科学技术奖,简称“电源科技奖”,由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是电源领域全国范围内评选的最高科技奖励。旨在奖励为我国电源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新品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点击了解

期刊目录

《电源资讯》—第147期—目录

中国电源学会代表团出访美国参加APEC2015国际会议
关于推荐“第三届中国电源学会科学技术奖”的通知
2015年矽力杰杯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方案征集通知
功率变换器磁技术分析、测试与应用高级研修班报名通知
光伏产业持续回暖 国内市场实现转型
氢能源产业发展燃料电池应率先起步
有源电力滤波器发展综述
行业要闻及产业动态
企业新闻与公司资讯
信心源于对产业的深刻理解——访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仁贤
伊顿:用量化指标推动创新——记伊顿公司
绿是一种态度——记台达集团
团体会员单位简介



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间接矩阵变换器供电电励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DTC)容错运行技术
应对当前智能电网中疯狂无序增长的模拟输入和输出信号
大功率光伏逆变器的波形控制
目前国内抑制谐波的一般对策
锂电池国标GB31241-2014对被动保护器件的影响
节能、环保、高效的绿色新型材料——非晶合金及其应用
英飞凌推出OptiMOS™ 5 25 V和30 V产品家族
Elmos推出多款汽车LED照明及马达驱动解决方案
机床设备电能受困 电压补偿器显神力
公共照明的节电原理
艾默生网络能源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应用案例

新入会会员 点击查看全部会员


【会员单位】能科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能科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Nancal)成立于2006年,立足于工业系统节能,专注于工业能效管理业务,是集研发、设计、生产、工程实施、运营维护和全程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能科股份实行集成化研发设计、定制化工程技术服务,具有突出的资源整合、成果转化、市场开拓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目前公司已于国内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煤炭矿山、航空军工、交通航运等若干行业5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工程技术服务关系,并成功进入中东、东南亚10余个国家的工业节能服务市场,是工业能效管理业务领域的先导型企业。

【会员单位】广州健特电子有限公司

广州健特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我们拥有一支 资深研究与开发工程师队伍。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铁路、电力、船舶、医疗、通信、自控等领域。各系列产品 以其出众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及高性价比的特点深受各行业客户的喜爱。
锐能微成立于2008年5月,是一家高科技半导体技术公司,专业从事集成电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完整的集成电路设计队伍,公司现有员工65名。锐能微现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为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软件企业及软件产品认定企业。2012年及2013年连续两次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的“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认定

中国电源学会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黄河道467号大通大厦16层 邮编:300110
电话:022-27680796 传真:022-27687886 邮箱:cpss@cpss.org.cn 网址:中国电源学会
此邮件定期面向中国电源学会会员发送,您可以随时进行『退订』或『与好友分享』


国务院:支持推进太阳能光伏项目和制造国际合作
国务院2015年5月13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30号文件。
意见明确,为支持我国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大电力“走出去”力度,处支持火电、水电、核电等产业外,明确支持我国企业参与有关国家风电、太阳能光伏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带动风电、光伏发电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开展境外电网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带动输变电设备出口。抓住有利时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下为政策全文:
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5〕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初见成效。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为抓住有利时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一)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举措。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出了新要求。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有利于促进优势产能对外合作,形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企业不断提升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的提升。
(二)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经进入新阶段,加快铁路、电力等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有利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实施“一带一路”、中非“三网一化”合作等重大战略。
(三)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抓手。当前,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掀起新热潮,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积极开展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投资合作,有利于深化我国与有关国家的互利合作,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着眼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把握国际经济合作新方向,将我国产业优势和资金优势与国外需求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创新对外合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有力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五)基本原则。
坚持企业主导、政府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按照国际惯例和商业原则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企业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政府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发展规划,改革管理方式,提高便利化水平,完善支持政策,营造良好环境,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
坚持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要选择制造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国际市场有需求的领域为重点,近期以亚洲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为主要方向,根据不同国家和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贸易、承包工程、投资等多种方式有序推进。
坚持注重实效、互利共赢。推动我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践行正确义利观,充分考虑所在国国情和实际需求,注重与当地政府和企业互利合作,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坚持积极稳妥、防控风险。根据国家经济外交整体战略,进一步强化我国比较优势,在充分掌握和论证相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基础上,积极谋划、合理布局,有力有序有效地向前推进,防止一哄而起、盲目而上、恶性竞争,切实防控风险,提高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效用和水平。
(六)主要目标。力争到2020年,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基本建立,一批重点产能合作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形成若干境外产能合作示范基地。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更加有效,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骨干企业。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对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三、主要任务
(七)总体任务。将与我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为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八)立足国内优势,推动钢铁、有色行业对外产能合作。结合国内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以成套设备出口、投资、收购、承包工程等方式,在资源条件好、配套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重点国家建设炼铁、炼钢、钢材等钢铁生产基地,带动钢铁装备对外输出。结合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延伸下游产业链,开展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和深加工,带动成套设备出口。
(九)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开展建材行业优势产能国际合作。根据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挥国内行业骨干企业、工程建设企业的作用,在有市场需求、生产能力不足的发展中国家,以投资方式为主,结合设计、工程建设、设备供应等多种方式,建设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建材、新型房屋等生产线,提高所在国工业生产能力,增加当地市场供应。
(十)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拓展轨道交通装备国际市场。以推动和实施周边铁路互联互通、非洲铁路重点区域网络建设及高速铁路项目为重点,发挥我在铁路设计、施工、装备供应、运营维护及融资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开展一揽子合作。积极开发和实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扩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国际合作。在有条件的重点国家建立装配、维修基地和研发中心。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整合,提升骨干企业国际经营能力和综合实力。
(十一)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大电力“走出去”力度,积极开拓有关国家火电和水电市场,鼓励以多种方式参与重大电力项目合作,扩大国产火电、水电装备和技术出口规模。积极与有关国家开展核电领域交流与磋商,推进重点项目合作,带动核电成套装备和技术出口。积极参与有关国家风电、太阳能光伏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带动风电、光伏发电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开展境外电网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带动输变电设备出口。
(十二)加强境外资源开发,推动化工重点领域境外投资。充分发挥国内技术和产能优势,在市场需求大、资源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加强资源开发和产业投资,建设石化、化肥、农药、轮胎、煤化工等生产线。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为重点,开展化工下游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建设绿色生产基地,带动国内成套设备出口。
(十三)发挥竞争优势,提高轻工纺织行业国际合作水平。发挥轻纺行业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在有条件的国家,依托当地农产品、畜牧业资源建立加工厂,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靠近目标市场的国家投资建设棉纺、化纤、家电、食品加工等轻纺行业项目,带动相关行业装备出口。在境外条件较好的工业园区,形成上下游配套、集群式发展的轻纺产品加工基地。把握好合作节奏和尺度,推动国际合作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良性互动。
(十四)通过境外设厂等方式,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汽车市场,推动国产大型客车、载重汽车、小型客车、轻型客车出口。在市场潜力大、产业配套强的国家设立汽车生产厂和组装厂,建立当地分销网络和维修维护中心,带动自主品牌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出口,提升品牌影响力。鼓励汽车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设立汽车技术和工程研发中心,同国外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开展合作,提高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和制造技术水平。
(十五)推动创新升级,提高信息通信行业国际竞争力。发挥大型通信和网络设备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巩固传统优势市场,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以用户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与当地运营商、集团用户的合作,强化设计研发、技术支持、运营维护、信息安全的体系建设,提高在全球通信和网络设备市场的竞争力。鼓励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采取兼并收购、投资建设、设施运营等方式“走出去”,在海外建设运营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与通信和网络制造企业合作。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全球智力资源,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
(十六)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工程机械等制造企业完善全球业务网络。加大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石油装备、机床工具等制造企业的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开展融资租赁等业务,结合境外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扩大出口。鼓励企业在有条件的国家投资建厂,完善运营维护服务网络建设,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支持企业同具有品牌、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国外企业合作,鼓励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提高机械制造企业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水平。
(十七)加强对外合作,推动航空航天装备对外输出。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航空市场,在亚洲、非洲条件较好的国家探索设立合资航空运营企业,建设后勤保障基地,逐步形成区域航空运输网,打造若干个辐射周边国家的区域航空中心,加快与有关国家开展航空合作,带动国产飞机出口。积极开拓发达国家航空市场,推动通用飞机出口。支持优势航空企业投资国际先进制造和研发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提高国产飞机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与发展中国家航天合作,积极推进对外发射服务。加强与发达国家在卫星设计、零部件制造、有效载荷研制等方面的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投资国外特色优势企业。
(十八)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开拓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市场。发挥船舶产能优势,在巩固中低端船舶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建厂、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及销售服务基地,提高船舶高端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提升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海洋工程船舶、液化天然气船等产品国际竞争力。
四、提高企业“走出去”能力和水平
(十九)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各类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商业原则和国际惯例,明确工作重点,制定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为我拓展国际发展新空间作出积极贡献。
(二十)拓展对外合作方式。在继续发挥传统工程承包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我资金、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工程承包+融资”、“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等合作,有条件的项目鼓励采用BOT、PPP等方式,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开展装备制造合作。与具备条件的国家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国际产能合作要根据所在国的实际和特点,灵活采取投资、工程建设、技术合作、技术援助等多种方式,与所在国政府和企业开展合作。
(二十一)创新商业运作模式。积极参与境外产业集聚区、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经济特区等合作园区建设,营造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法律政策配套的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良好区域投资环境,引导国内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走出去”。通过互联网借船出海,借助互联网企业境外市场、营销网络平台,开辟新的商业渠道。通过以大带小合作出海,鼓励大企业率先走向国际市场,带动一批中小配套企业“走出去”,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二十二)提高境外经营能力和水平。认真做好所在国政治、经济、法律、市场的分析和评估,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建立效益风险评估机制,注重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完善内部投资决策程序,落实各方面配套条件,精心组织实施。做好风险应对预案,妥善防范和化解项目执行中的各类风险。鼓励扎根当地、致力于长期发展,在企业用工、采购等方面努力提高本地化水平,加强当地员工培训,积极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二十三)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企业要认真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宗教和习俗,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坚持诚信经营,抵制商业贿赂。注重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承担社会责任,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作贡献,实现与所在国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建立企业境外经营活动考核机制,推动信用制度建设。加强企业间的协调与合作,遵守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坚决防止无序和恶性竞争。
五、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
(二十四)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非“三网一化”合作等,制定国际产能合作规划,明确重点方向,指导企业有重点、有目标、有组织地开展对外工作。
(二十五)完善对外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现有多双边高层合作机制的作用,与重点国家建立产能合作机制,加强政府间交流协调以及与相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合作,搭建政府和企业对外合作平台,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完善与有关国家在投资保护、金融、税收、海关、人员往来等方面合作机制,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全方位支持和综合保障。
(二十六)改革对外合作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化境外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境外投资审批,除敏感类投资外,境外投资项目和设立企业全部实行告知性备案,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完善对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境外投资管理方式,从注重事前管理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完善对外承包工程管理,为企业开展对外合作创造便利条件。
(二十七)做好外交服务工作。外交部门和驻外使领馆要进一步做好驻在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工作,加强对我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及时提供国别情况、有关国家合作意向和合作项目等有效信息,做好风险防范和领事保护工作。
(二十八)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信息共享制度,指导相关机构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全面整合政府、商协会、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信息资源,及时发布国家“走出去”有关政策,以及全面准确的国外投资环境、产业发展和政策、市场需求、项目合作等信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综合信息支持和服务。
(二十九)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和产能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指导和鼓励本地区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有序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三十一)发挥优惠贷款作用。根据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需要,支持企业参与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工程承包和大型投资项目。
(三十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挥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通过银团贷款、出口信贷、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融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可持续和风险可控原则,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PPP项目贷款业务,提升我国高铁、核电等重大装备和产能“走出去”的综合竞争力。鼓励国内金融机构提高对境外资产或权益的处置能力,支持“走出去”企业以境外资产和股权、矿权等权益为抵押获得贷款,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加强与相关国家的监管协调,降低和消除准入壁垒,支持中资金融机构加快境外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布局,提高融资服务能力。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对接与协调,共同开展境外重大项目合作。
(三十三)发挥人民币国际化积极作用。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并在境外使用,取消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地域限制。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便利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合作和投资。鼓励在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大宗商品贸易及境外经贸合作区等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降低“走出去”的货币错配风险。推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使用,有序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
(三十四)扩大融资资金来源。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境内外市场募集资金,用于“走出去”项目。实行境外发债备案制,募集低成本外汇资金,更好地支持企业“走出去”资金需求。
(三十五)增加股权投资来源。发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用,设立业务覆盖全球的股权投资公司(即中投海外直接投资公司)。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中非基金、东盟基金、中投海外直接投资公司等作用,以股权投资、债务融资等方式,积极支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鼓励境内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走出去”,充分发挥其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等的作用。
(三十六)加强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建立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大型成套设备的长期制度性安排,对风险可控的项目实现应保尽保。发挥好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扩大保险覆盖面,以有效支持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带动优势产能“走出去”。
七、强化服务保障和风险防控
(三十七)加快中国标准国际化推广。提高中国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快认证认可国际互认进程。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区域标准制定,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标准互认。尽早完成高铁、电力、工程机械、化工、有色、建材等行业技术标准外文版翻译,加大中国标准国际化推广力度,推动相关产品认证认可结果互认和采信。
(三十八)强化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作用。鼓励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发挥积极作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法律、会计、税务、投资、咨询、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认证等服务。建立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完善中介服务执业规则与管理制度,提高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强化中介服务机构的责任。
(三十九)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力度,坚持企业自我培养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培养一批复合型跨国经营管理人才。以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为先导,加快重点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人才国际化交流平台,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人才支撑。
(四十)做好政策阐释工作。积极发挥国内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作用,及时准确通报信息。加强与国际主流媒体交流合作,做好与所在国当地媒体、智库、非政府组织的沟通工作,阐释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积极推介我国装备产品、技术、标准和优势产业。
(四十一)加强风险防范和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支持“走出去”的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定期发布重大国别风险评估报告,及时警示和通报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重大风险,提出应对预案和防范措施,妥善应对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重大风险。综合运用外交、经济、法律等手段,切实维护我国企业境外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完善境外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妥善解决和处置各类安全问题,切实保障公民和企业的境外安全。
国务院
2015年5月13日
返回
国家能源局激发风电市场 为‘十三五’开好头
“这是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总体要求,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增强风电产业市场活力,对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做出适当的优化调整。”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郭雁珩认为,文件的发布是创新风电宏观管理方式、提升效能,促进风电有效利用的重要举措,高度体现了国家能源局贯彻国务院“把该放的放下去,该管的管起来”的简政放权精神,风电宏观管理稳步转向过程监管。
明确市场的引导地位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10107万千瓦,超过1亿千瓦大关,提前完成风电“十二五”规划目标。走过2011-2012年的产业发展低谷,我国风电产业已呈现出平稳上升和稳步发展的势头。随着中央、地方和企业在风电产业发展和建设运行方面的责任逐步明晰,对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做出优化调整的条件已经成熟。
郭雁珩表示,“十二五”以来,为规范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协调风电项目与配套电网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补助资金有效利用,国家能源局分批次下发了风电项目年度核准计划。截至目前,共发布了五批计划,累计规模已超过1.4亿千瓦。年度核准计划对于落实风电发展规划,规范风电开发秩序,优化风电区域布局起到了关键作用,得到了地方政府及开发企业的积极响应。
在此背景下,此次国家能源局对风电年度开发方案管理进行的调整,其目的是突出市场在风电年度开发方案编制中的主导作用。通知称,“全国年度开发方案包括各省(区、市)年度建设规模、布局、运行指标和有关管理要求。各省(区、市)年度开发方案根据本省(区、市)风电发展规划和全国年度开发方案的要求编制,包括项目清单、预计项目核准时间、预计项目投产时间、风电运行指标和对本地电网企业的管理要求。”
“从此次风电建设管理政策的调整来看,通知强调的年度开发方案管理与‘十二五’期风电核准计划管理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突出了国家不再下发项目清单和地方根据项目情况自主决定规模和项目的管理方式。”郭雁珩告诉记者。
建立量化并网运行指标管理体系
通知将我国风电区域按弃风程度划为三类。其一,不存在弃风限电情况的区域:每年由能源主管部门根据风电建设情况和风电发展规划,自主提出本年度的开发建设规模。其二,出现弃风限电问题的区域:须对本地区风电开发建设和并网运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评估,提出保障风电并网运行的措施和预计风电运行指标。其三,弃风限电比例超过20%的地区不得安排新的建设项目,且须研究提出促进风电并网和消纳的技术方案。
郭雁珩表示,这意味各区域在提出年度建设规模时要对本地区风电年度的并网运行情况、弃风限电情况进行评估,预测年度的弃风限电比例和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作为国家对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的建设和运行责任进行考核和监管的依据。
“这个文件根据弃风限电的情况对于我国各区域和省份的风电发展进行明确要求,从宏观上把握风电发展节奏。明确提出的弃风限电比例,将作为对地区风电开发监管考核的抓手,有利于促进电网企业和地方政府落实风电发展的责任。”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说。
明确责任主体 抑制投资冲动
据了解,文件要求,各省纳入年度开发计划的项目要求当年完成核准,核准完成率低于80%的地区不得安排新增建设规模。国家能源局对风电建设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考核,定期公布相关指标。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建立相应的信息统计和报送机制,及时反馈风电开发建设和并网运行的有关情况。
“简政放权不等于放弃管理,相反,为了促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宏观风电管理应该提出更明确的监管思路,对风电产业进行有效宏观管理,预防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此次文件的下发,体现了国家能源局促进风电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初衷和决心。”秦海岩说。
“国家能源局负责年度规模编制以及年度监管,地方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具体项目的资源配置、核准、建设和运行是‘十三五’期风电产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进一步简化流程,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风电的积极性,明确各责任主体,加强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凸显了国家能源局激发市场活力大力发展风电的决心,为风电‘十三五’开局开了一个好头。”郭雁珩说。返回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燃料电池汽车前景几何
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补助标准实施退坡机制,但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补助标准并未进行下调,甚至个别车型还有所提高。
专家表示,四部委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个别车型补贴不降反升,反映国家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特别重视,但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应奋起直追。
政策始终青睐
《通知》提出,四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中央财政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实行普惠制。根据通知,补助产品是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值得关注的是,2017-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其中,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氢燃料电池汽车中增加了燃料电池轻型大中型客车、中重型货车的门类,补贴金额为30万-50万元。同时,氢燃料电池各类汽车到2020年补贴不退坡,且补贴金额提升至2013年水平,这样的补贴力度体现了对先进技术的预判。”全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由于多方面原因,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尚未进入市场化导入期,为支持研发和生产,2016年补贴金额较2015年有所提升,且20万元的补贴金额将延续到2020年,将有利于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化导入。
据了解,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工作。早在2000年左右科技部就开始对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基础技术的研发给予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已有少量示范运行车辆投入使用。2012年,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上汽、一汽等发起成立了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政策方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2014年7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对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燃料电池、驱动系统、整车控制和信息系统、充电加注、试验检测等共性关键技术以及整车集成技术集中力量攻关,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无论是纯电动技术还是氢燃料电池技术,都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相比之下,氢燃料电池在解决污染排放和替代能源问题上更被看好。”崔东树表示,国内在氢燃料电池研发方面有优势的企业应借助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加快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储备。
终极环保汽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零排放,且一次加氢续驶里程长,加氢时间短,是终极环保汽车。
据了解,与传统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减少机油泄漏带来的水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运行平稳、无噪声等诸多优点。氢燃料电池汽车通过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电带动发动机运转,从而驱动汽车行驶。
与电动汽车利用已储存的电量驱动汽车行驶不同,氢燃料电池汽车一边发电一边行驶,在行驶过程中仅排出水,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此外,氢气的能源密度是车载锂离子电池10倍,充一次氢气可以行驶更长距离,同时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高2-3倍。
氢燃料电池汽车不仅清洁,而且重量轻、加气快速。一辆续航里程400公里的燃料电池车,仅需50千瓦的燃料电池堆,大约加5公斤的氢气。同时,氢燃料电池还能解决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在今年4月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期间,丰田展出的氢燃料FV2概念车加氢3分钟可续航500公里,并且行驶时排放物只有水,实现了二氧化碳污染物零排放;上汽展示的第四代氢燃料9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加氢3-5分钟,能行驶400公里,时速可达160公里。
市场化进程加快
“氢燃料电池汽车已具备一定的商业化条件,也就是说燃料电池堆和氢气罐两个关键总成部件已具备产业化基础。”许艳华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启动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车辆成本大大降低;市场因素(如高油价等)或政府政策为零排放车辆提供明显优惠;加氢网络建设足以满足燃料电池车辆日常的使用需求。
“虽然我国一直在积极进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工作,但近年来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差距一直在拉大。”许艳华坦言,差距主要体现在,我国氢燃料电池总体上处于工程化开发阶段,功率特性、冷启动、可靠性等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与世界标杆产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关键技术领域所拥有的专利数量不多,技术标准未形成体系,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基本不具备商业化条件。
“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相比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门槛高,需要巨额投入,而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和产业基础薄弱,资金和技术力量投入不足,技术链不完善,产业化能力较弱。除上汽外,大多数整车企业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没有开展实质性研发和产业化准备。此外,我国在催化剂、双极板等关键材料领域和高压储氢罐、空压机、氢循环泵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基本不具备产业化能力,产业链尚未形成。”许艳华表示。
“虽然存在差距,但还有机会。”许艳华表示,从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看,需要奋起直追才有可能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首先,国家层面应进一步明确规划目标,要加大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为产业化创造条件,推动建立和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及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其次,国内有能力的整车企业应把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纳入规划,并切实加大投入,相关企业之间应加强在车辆技术、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培育等方面合作,加快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建设进程。第三,应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力争以多种形式借助国际科研资源、产业资源尽快缩小差距,提高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水平。第四,国内相关科研资源要向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领域倾斜,强化基础研究,并会同整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强工程化研究,集中攻克功率特性、寿命、冷启动、续驶里程、成本等难题。
专家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核心在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国内的资金实力和技术集成水平与国际市场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可以超前布局燃料电池和储氢材料等核心环节。国内相关企业可以以全球市场为目标,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与储备。返回
阳光电源与林洋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5月26日,阳光电源与林洋新能源在合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两年内,林洋新能源计划采购阳光电源600MW逆变器,阳光电源计划采购林洋新能源50MW组件,在核心产品互用、技术创新合作、电站项目合作、品牌联合推广等方面,双方将展开全面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专长和相关资源优势,共同推动、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优化和品质提升,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双方将定期进行光伏发电技术交流,加强以技术进步为目的的合作开发,共同探索前沿光伏发电技术,引领行业的发展。
“阳光电源在中国光伏产业里逆变器制造商中是最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开发实力和卓越的品质以及在行业里良好的口碑,我们林洋集团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光伏产业,也是在美国纳斯达克最早挂牌上市的企业。我们进入光伏应用领域,积极地开发电站,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我们的解决方案,我们有大批量的逆变器需要向中国最好的企业采购。今天与阳光电源举行逆变器签约合同,是林洋集团明智的选择。未来我们将共同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做出我们共同的贡献。“签约仪式上林洋集团董事局主席陆永华表示。
“林洋新能源在分布式发电细分市场以及智能电网的计量方面独树一帜,阳光电源的业务主要聚焦在逆变装备以及系统解决方案方面,我们两家企业都有非常好的定位及互补。我们在设备互补、技术研发、在未来智能电网甚至能源互联网有很多合作空间。今天的签约仪式是个很好的开始,也是我们两家公司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一件大事。“阳光电源总经理曹仁贤在签约仪式上表示。
阳光电源与林洋新能源有多年的良好合作关系,曾联手打造2009年上海世博会等示范光伏项目。此次战略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加深阳光电源和林洋新能源的互信和合作。同时,两大领军品牌的全面合作,也将促进中国光伏产业的健康成长,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返回
易事特一举摘得UPS电源行业两项大奖
在日前举办的“2015第十一届UPS供电系统及其基础设施技术峰会暨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揭晓大会”上,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一举摘得绿色环保奖和《UPS应用》杯2014年度十强企业品牌奖。两项大奖花落易事特,再次彰显了广大用户对易事特在UPS行业领导品牌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2015第十一届UPS供电系统及其基础设施技术峰会暨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揭晓大会由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北京电子学会、中国绿色数据中心推进联盟指导,中国电源学会信息系统供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国际电池商会、亚洲电池协会支持,《UPS应用》杂志社和机房360网联合主办。此次大会以“把握新常态,开拓新视野”为主题,旨在通过权威学者和行业专家的深刻解读和全面分析,让大家认识和适应新常态,开辟全新广阔的视野,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新机遇;并评选出2014年度用户最信赖的UPS品牌及其相关产品,引导UPS厂商提高UPS品牌含金量。
凭借在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市场开拓、质量控制、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优异表现,易事特一举将UPS绿色环保奖和2014年度十强企业品牌奖收入囊中。活动举办单位相关颁奖人员介绍说,此次评奖活动以用户口碑为评判标准,以用户满意度作为衡量品牌价值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UPS品牌的真实含金量,专家认为“易事特UPS电源品质卓越、用户服务周到,多次被评为用户满意服务产品和行业采购首选品牌。在此次接受调查的用户中,他们对易事特UPS品牌的评价也极高。”
据悉,作为全球电能质量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绿色能源制造商,易事特深耕UPS行业20余年,始终坚持走“自主品牌自主创新”的创新发展之路,围绕着电力电子产业创新发展路线,先后组建起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六大高端科研平台和院士领衔的国际高端科技攻关团队,掌握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秉承“客户第一”的服务理念,建立了业内最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在国内组建了七大区域服务中心,206个客户中心,海外建立五大营销中心,优质的电源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