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SSC’2019会议征文、工业报告、技术讲座延期
|
“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征集工作自正式启动以来,受到了同行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应广大作者要求,学会决定将征文截止日期延期至2019年7月15日,工业报告、专题讲座征集截止日期延期至2019年7月10日,欢迎广大作者继续踊跃投稿。
本次年会将于2019年11月1日至4日在深圳市召开。本次会议计划录用论文500篇,预计会议规模1500人。相关信息将在会议网站陆续更新,敬请关注。
重要日期:
论文征稿截止时间 2019年6月30日 2019年7月15日
技术讲座、工业报告征集截止时间 2019年6月30日 2019年7月10日
论文录用通知时间 2019年8月15日
论文终稿提交时间 2019年9月15日
大会时间 2019年11月1日-4日
征文要求:
1. 论文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或参考价值。每篇论文不超过6页。
2. 论文提交采用pdf格式文件,A4纸,版芯限定为17cm*25cm。文章格式(分行顺序):题目/作者-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正文用5号宋体,双列排版。在杂志或报刊上正式发表的论文不采用;文字:中文或英文。详见学术年会网站上的“论文格式和注意事项”
3. 年会优秀论文,征得作者同意,将推荐到中国电源学会期刊《电源学报》(核心期刊)上发表。
4. 请登录学术年会网站http://meeting.cpss.org.cn,按照“投稿指南”登录有关作者和论文信息,上传论文电子文档,每个电子文档大小请控制在2M以内
截止日期: 2019年6月30日 2019年7月15日
关于工业报告会
为促进来自工业领域的应用技术交流、加强产学研互动,本次年会将继续设置并进一步丰富工业报告会场。工业报告以电力电子热点及重点共性技术问题共设主题12个。与技术报告会不同,工业报告会不需要递交论文,只需提供演讲稿简报(PPT文档)。其目标听众不仅有同行研究及技术专家,也适合工程技术人员、系统设计者、市场和销售业务人员、采购与招标代理、标准编制、行业管理机构等。
工业报告征集要求
1.工业报告面向行业公开征集,报告内容应有较强的技术性、创新性,强调主题相关性,非有偿商业宣传演讲,不向报告人额外收费。
3.经工业报告委员会评审录用的报告将安排在大会工业报告会场演讲,每场报告30分钟(含5分钟提问时间)。报告人应在限定时间内提交完整PPT,由委员会进行审查并有权提出修改要求。
截止日期: 2019年6月30日 2019年7月10日
为有利于深入交流和研讨,将于2019年11月1日(周五)安排技术讲座,每个技术讲座3.5个小时。欢迎专家学者就电源领域的热点问题,或者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及新工艺开设技术讲座。
技术讲座委员会主席(阮新波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组织委员会进行评估和确定。
专题讲座征集要求
请有意开设技术讲座的专家学者提交技术讲座开设建议书给会议秘书处,建议书内容包括:讲座题目与内容简介,主讲者简介,主讲者联系信息(包括:单位、职务、职称、手机、邮箱、个人照片)。
截止日期: 2019年6月30日 2019年7月10日
|
学会新闻
|
中国电源学会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及装备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技术交流研讨会于2019年6月21-22日在湖北省武汉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电源学会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及装备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专委会秘书处单位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21日晚,专委会成立大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八号楼召开,会议由中国电源学会张磊秘书长主持。会议伊始,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阮新波教授致辞,并宣读了《关于同意召开中国电源学会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及装备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的批复》。随后,华中科技大学林磊教授代表专委会筹备组介绍了专委会的酝酿和筹备过程。
查看全文
为升级会员服务,提升会员体验,2019年7月1日起,中国电源学会将正式启用新版个人会员证。
截止到2019年12月底,新旧版会员证可同时使用。与旧版会员证相比,新版会员证将会给会员带来更为便捷的体验。
新版会员证采用PVC卡代替原有纸式会员证,与身份证尺寸相同,但更加轻薄,会员携带更加方便。此外,新版会员证包含会员姓名、会员编号、有效期等个人基本信息,并清晰标注会员类型,在背面印制中国电源学会官方网址和微信二维码,会员随时可通过会员证了解学会信息资源。 查看全文
|
|
学会通知
|
为提高电源行业工程师们的分析、解决光储系统设计相关问题的能力,中国电源学会定于2019年7月27—29日在合肥工业大学举办“中国电源学会专业技术培训(第39期) 光储系统设计与应用专题研修班”。
随着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渗透率越来越高,为确保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稳定可靠运行,光伏发电与储能的结合应用已是大势所趋。光储系统设计技术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系统设计技术、储能系统及其功率变换(PCS)设计技术,以及工程示范及应用技术等。特别是近年来高密度分布式光伏并网消纳关键技术、并网发电系统的振荡问题、基于弱电网下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储能系统工程示范及其关键技术、超大容量储能系统PCS技术、大型PV阵列与锂电池储能阵列的基本问题及其功率优化、光伏虚拟同步机技术等备受学界和业界关注,并且在推动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储能系统中电源技术创新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电源学会科学技术奖"(国科奖社证字第0220号)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在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登记备案的代表本行业、本专业在全国范围内评选的科技奖励。“第五届中国电源学会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电源科技奖”)现已接受项目推荐申报,截止日期为2019年7月15日。请各有关单位积极做好推荐申报工作。现将相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奖励设置
(一)项目类奖项
项目类奖项包括“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产品创新奖”三个奖项。
(二)个人类奖项
个人类奖励包括“杰出贡献奖”和“青年奖”。
二、提交材料
|
《电源学报》
|
|
(一) 热点论文
|
GaN基电力电子器件关键技术的进展
出版: 电源学报,2019,17(3):4-15
作者:彭韬玮,王霄,敖金平.
摘要:氮化镓GaN(gallium nitride)材料非常适合应用于高频、高功率、高压的电子电力器件当中。目前,GaN功率电子器件技术方案主要分为Si衬底上横向结构器件和GaN自支撑衬底上垂直结构器件2种。其中,横向结构器件由于制造成本低且有良好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工艺兼容性已逐步实现产业化,但是存在材料缺陷多、常关型难实现、高耐压困难以及电流崩塌效应等问题;垂直结构器件能够在不增大芯片尺寸的条件下实现高击穿电压,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也面临着材料生长、器件结构设计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挑战。基于此,主要针对这两种器件综述介绍并进行了展望。
垂直结构氮化镓功率晶体管的材料与工艺问题
出版:电源学报,2019,17(3):16-25
作者:肖明,胡杰,张宇昊
摘要:硅功率器件已接近其理论物理性能的极限。基于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电力电子系统能够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和电能转换效率,而具有高临界电场和载流子迁移率的氮化镓被认为是未来高功率、高频和高温应用的最有希望的候选者之一,而由品质因子给出的氮化镓基功率器件的综合性能具有大于1 000倍于硅器件的理论极限。目前已产业化的氮化镓功率晶体管主要基于水平结构,但垂直结构更有利于实现更高电压和更大电流。随着氮化镓衬底材料的逐渐成熟,近期垂直结构氮化镓功率器件成为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并被认为是下一代650~3 300 V电力电子应用的候选器件。基于此,回顾了垂直结构氮化镓晶体管的最新进展,特别是与器件相关的材料和工艺问题,并总结了开发高性能垂直结构氮化镓功率晶体管的主要挑战。
|
|
(二)征稿启事
|
|
|
|
(三)期刊目录:《电源学报》2019年第3期
|
|
作者:何亮,张晓荣,倪毅强,罗睿宏,李柳暗,陈建国,张佰君,刘扬 查看摘要 | 查看全文
作者:康玄武,郑英奎,王鑫华,黄森,魏珂,吴昊,孙跃,赵志波,刘新宇 查看摘要 | 查看全文
作者:王健婧,Suvankar BISWAS,Mohamed H. AHMED,Michael DE ROOIJ 查看摘要 | 查看全文
作者:魏一奇,燕映霖,杨蓉,史忙忙,李巧乐,秦海超,陈利萍 查看摘要 | 查看全文
|
|
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英文学报(CPSS TPEA)
|
K. Wang, L. Zhou, Y. Deng, Y. Lu, C. Wang, and F. Xu
Two-Type Single-Stage Isolated Modular Multilevel Cascaded Converter (I-M2C2) Topologies
C. Liu, L. Wen, D. Yang, H. Ying, C. Liu, and H. Zhang
A Network-Based Approach for Modeling Resonant Capacitiv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E. Abramov, I. Zeltser, and M. M. Peretz
Single-Stage Isolated Electrolytic Capacitor-Less EV Onboard Charger With Power Decoupling
A. Tausif, H. Jung, and S. Choi
Transient Stability Analysis of Grid-Tied Converters Considering PLL's Nonlinearity
X. He, H. Geng, and S. Ma
All-Silicon 99.35% Efficient Three-Phase Seven-Level Hybrid Neutral Point Clamped/Flying Capacitor Inverter
J. Azurza. Anderson, E. J. Hanak, L. Schrittwieser, M. Guacci, J. W. Kolar, and G. Deboy
Active Source Current Filtering to Minimize the DC-Link Capacitor in Switched Reluctance Drives
A. Klein-Hessling, B. Burkhart, and R. W. De Doncker
Origin and Quantification of Increased Core Loss in MnZn Ferrite Plates of a Multi-Gap Inductor.
D. Neumayr, D. Bortis, J. W. Kolar, S. Hoffmann, and E. Hoene
Online Junction Temperature Estimation Method for SiC Modules With Built-in NTC Sensor
P. Liu, C. Chen, X. Zhang, and S. Huang
|
|
会员单位展示——2019年上半年新入会企业点击查看全体会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