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6/26 11:04:02 | 浏览量:568 |
每日课程结束后有专门时间供参训学员与授课专家进行提问交流
一、课堂讲座
第一讲:百MW级和GW级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技术方案探讨
(时间:7月27日8:00—9:50)
主讲人:蔡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
1.1 百MW级和GW级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的技术路线;
1.2 百MW级和GW级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的运行与控制方法;
1.3 超大容量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的关键瓶颈问题;
1.4 应对电网侧储能超大容量化和高度安全性的挑战。
第二讲:规模化储能系统工程示范及关键技术
(时间:7月27日10:00—11:50)
主讲人:李建林(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储能与电工新技术研究所教授级高工)
2.1 规模化储能系统发展概述;
2.2 规模化储能示范工程及其设计案例;
2.3 商用规模化储能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
第三讲:高密度分布式光伏并网消纳关键技术的研究
(时间:7月27日14:00—15:50)
主讲人:赵波(浙江省电科院教授级高工)
3.1 基于渗透率指标群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的评估;
3.2 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分析;
3.3 基于集群控制理论的分布式光伏与配电网协调控制分析;
3.4 基于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以及工程应用。
第四讲:并网发电系统的振荡问题及其分析、抑制方法
(时间:7月27日16:00—17:50)
主讲人:谢小荣(清华大学教授、博导)
4.1 国内外并网发电系统典型振荡事件及其基本特点、发生机理;
4.2 并网系统频域阻抗建模方法和基于阻抗网络频率特性的稳定性定量分析;
4.3 基于系统规划和运行策略的振荡预防方法;
4.4 基于发电单元侧和系统侧的振荡抑制方法。
第五讲: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的强鲁棒性控制技术
(时间:7月28日8:00—9:50)
主讲人:谢少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
5.1 弱网下基于LCL滤波设计的并网逆变器一般问题;
5.2 LCL+mT滤波器的多谐振现象及抑制;
5.3 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模型及输出阻抗模型;
5.4 弱电网下引起并网逆变器性能恶化的原因分析;
5.5 弱网下并网逆变器的鲁棒控制以及自适应优化控制策略。
第六讲:光伏系统设计的新进展
(时间:7月28日10:00—11:50)
主讲人:张彦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电站事业部副总裁)
6.1 光伏系统组件、支架、逆变器、并网接入系统、运维管理系统的新动态;
6.2 基于系统集成优化的容配比设计方法;
6.3 引入全球逆变器效率新概念的逆变器与变压器的集成优化设计;
6.4面向双面组件的跟踪系统及其最优跟踪算法;
6.5 家庭光伏阳光房的先进勘测设计及软件简介;
6.6 工业厂房BIPV设计以及不怕灰尘的iClean分布式光伏系统解决方案;
6.7 基于光伏平价上的光伏发电系统技术展望。
第七讲:大型PV阵列与锂电池储能阵列的基本问题及其功率优化设计
(时间:7月28日14:00—15:50)
主讲人:张卫平(北方工业大学)
7.1 传统PV组串存在问题;
7.2 大型PV阵列的建模与仿真技术;
7.3 提高PV组串主要技术的分类;
7.4 功率优化器及均衡器技术;
7.5 锂电池储能阵列的一般问题;
7.6 锂电池储能阵列的均衡、控制与仿真。
第八讲: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光伏并网系统(PV-VSG)及控制
(时间:7月28日16:00—17:50)
主讲人:张兴(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8.1 虚拟同步机原理与环路结构;
8.2 PV-VSG的基本控制及特性分析;
8.3 共直流母线式PV-VSG的协调控制策略;
8.4 功率备用式PV-VSG分类及其控制策略;
8.5 基于自适应惯性的有功备用式PV-VSG策略。
二、参观考察
时间、地点:7月29日7:00—12:00 凤台县顾桥镇
项目:安徽淮南顾桥镇煤矿采煤沉陷区150MW水面漂浮光伏电站项目(目前全球已建成的最大水面漂浮光伏电站。)
安徽淮南顾桥150MW水面漂浮光伏电站简介:
该电站位于淮南顾桥采煤塌陷区,是安徽两淮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之一,也是全球已建成的最大水面漂浮光伏电站。电站采用“纯浮体大方阵”布局,场面壮观,建立“专利保护锚固大方阵、专利保护高耐候柔性浮体、专利保护逆变升压船”三大核心漂浮电站专利体系。阳光电源针对水面漂浮电站所需要的光伏专用浮体,从材料配方、浮体结构、漂浮大方阵、漂浮逆变升压设备、多点系泊锚固系统、水上电气方案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并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浮体使用寿命可达25年以上,可实现水上漂浮式光伏项目全生命周期无需更换浮体。电站年均可生产洁净电能2.2亿度,每年可减少标准煤使用6万多吨,减少CO2排放量约15万吨。